沈俞氏带着三人先是给陈林氏问了安,又对陈赵氏点头示意微笑,让沈宁等人一一上前见过她们;陈林氏对沈俞氏也是颇为热qíng,就冲溪山俞氏这个头衔,陈林氏也不敢给沈俞氏脸色看,也招呼过来身后的一众孙女,前来和沈宁等人见面。
沈宁这才看清了陈婉柔,有一种婉约的气质,很符合她的名字。只见她一身芙蓉色的细纱襦裙,葱绿色的半臂缠绕在身,因已经及笄,梳着近香髻,戴着粉荷吐蕊钗,容色端丽,就这么笑着跟她们打招呼,婷婷卓卓,宛如一枝正要盛开的荷花。陈婉柔温婉清约,一下子就博得沈家三个女孩的好感,待沈宁看清陈婉柔身边随伺的丫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原来是她啊,红袖,老熟人了……
此时她还不认识沈宁,只低眉顺眼地跟在陈婉柔身后,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沈宁却是对她熟悉无比的,在东宫五年,她和她的主子都让沈宁印象深刻啊,那时候沈宁年少气盛,为此吃了她们主仆不少的亏。后来她当了皇后,沈家又势盛,她们才消停下来。可是沈宁也没有忘记沈家覆灭后,这个丫鬟讥笑愤恨的嘴脸:“吴越沈家,我呸,谁比谁高贵,如今还不是你跪着我站着……”
她叫红袖,不过那时她的主子是陈婉茹,而不是如今的陈婉柔。是了,没有谁比谁高贵,可是我沈宁,吴越沈家的嫡长女,却不是你这等背主之贱婢可以rǔ骂的!沈宁在看见红袖第一眼,就已经知道陈婉柔为什么会落水了,看来,红袖功不可没了。
沈宁豁然开朗,原来百思不出的应对之法,一下就蹦出来了,这下不用紧紧跟着陈婉柔了,她想她知道该怎么办了。借故落后沈俞氏几人一步,对着一旁的秋歌吩咐了几句,见她点头示意明白了,这才放心地跟这沈俞氏四处见人去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轻松。
随着中书令韦景曜家眷和尚书右仆she甘明泉家眷的到来,雍雅山房的气氛又来了一次大热闹。大永朝不设丞相和尚书令,中书令就是百官第一人,也是实际上的丞相了,一时间,三省六部的官员夫人都上前问候致意,其中也包括了沈俞氏。
这波热闹还没有散去,忽然人群中起了一股更大的喧闹,一阵阵的请安声传到后面,原来是淑和长公主到了,这也意味着花朝节正式开始了!
第十五章平安度过
沈宁站在人群里,打量着这位前世的皇姑母。她是长泰帝的长姐,年纪快有七十了,却不是老态龙钟,反而jīng神矍铄得很,那凤钗珠环也不能掩了她的风华,这是一种沉淀了时间的如甘醇美酒的意态从容,怪不得长泰帝对这位长姐敬重如斯。
沈宁没有和她相处过,这位长公主,二年后就薨了,看见如今她这样jīng神,实在很难想象。随着镇远公府的没落,到上官长治登位时,已经没有多少人说起她了。沈宁对她的唯一印象,还是源于上官长治,也是他登位那一天,他喝醉了酒说:“要是淑和皇姑母还在,朕也没那么容易登上帝位啊……”那时她懵懂,只为他得偿所愿而欢喜,不明白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直到如今也还是不明白。
要是淑和皇姑母还在,朕也没那么容易登上帝位啊……他为什么会这样说?没有听说淑和长公主对五皇子有不满啊,难道李嫔和长公主有隙?也没有听说过。
看来蚍蜉要盯的地方还要多一处才是,沈宁想道。她没细听淑和长公主在说什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直到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花朝节的比试已经开始了。
第一场比试,自然是书画。京兆官员及笄的女儿家不少,能书会画的也不少,一眼望去比试台上有十几个少女在弯腰低头写着画着,这qíng景倒也很有趣。这种即兴场合,耗时不会很长。不一会儿,陆陆续续就有女孩儿完成下台来了,她们的作品自然是由在场的夫人品评,然后给花朝节来宾展示。宫妃们在这个场合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不过会派心腹女官来密切关注一切。
沈宁还特别认真地看了沈宓提到的杨慕秋的书画作,在女儿家里,她号称书画冠京兆,自然也是有本事的,不过在沈宁看来,倒有点失望。这不是说沈宁自己画得有多好写得多佳,而是前世今生经历之丰,使得沈宁眼界早就脱出了闺阁之中,又加上外祖家是溪山俞氏,随便一个拜帖都比杨慕秋的好上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