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31)

  沈宁不由得有些意兴阑珊。花朝节的比试在沈宁看来,是没有什么意思的,琴棋书画谁家姑娘不会?文无第一,自然才学也无第一,非要比个高下,又能怎样呢?也不过是皇家宗亲相看的手段之一罢了,其实皇家选媳妇,也绝不仅仅看这一场,前世她就没有参加过花朝节,还不是当了五皇子妃?相比之下,她更关注的是,秋歌有没有把事qíng办妥了。

  其实沈宁让秋歌做的事qíng很简单,不过是不着痕迹地提醒陈婉柔一声“小心红袖”罢了,关键是要怎么避开贴身随伺的红袖把这句话传到陈婉柔耳中。在花朝节这样的场合,能带出来的丫鬟自然都是最信任的最贴身的,想必陈婉柔此时也对红袖信任无比的。

  秋歌这段日子以来都负责收集京兆小姐丫鬟的消息,对红袖也是有印象的。何况丫鬟自有她们的相处之道,也有别的府几个相熟的丫头,彼此打个招呼,趁主子比试之时闲话几下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二去,秋歌和尚书郎中沈家的等几个丫鬟就到了红袖跟前。红袖也是伶俐的,跟着她们去一旁略略说了几句话,就回到陈婉柔身边待着了,她今天另有任务,可不能离远了。

  陈婉柔看见红袖回来了,下意识地握握手,问红袖:“那都是谁家的丫鬟?”刚刚这几个丫鬟离去时,有一个小丫鬟跟在红袖后面,离陈婉柔也比较近,她分明看见那小丫鬟往后摊开的手掌上写着“红袖”两个大字,红袖?!红袖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隐秘?这么说,是有人想提醒她?她不着地看了一眼红袖,也不觉有什么不一样。

  “就是平时有往来的几个丫鬟,就说几句话而已。姑娘,刚才郑家的丫鬟说她家姑娘在鸣鹤湖那儿等您呢,说紧要的事和您说,让您赶紧过去。”红袖想起那人吩咐她做的事qíng,说了出来。

  陈婉柔看着红袖如常一样低顺的眉目,却觉得胸中有腾腾怒火不断涌现,想起这些年来她对红袖恩遇有加看重有加,她竟然会背板她?!她竟然是那个人的人?!她能在佛口蛇心的陈赵氏手下安然活下来,还得到祖母怜惜,心xing自然非一般聪慧和隐忍,如果没有那四个字,兴许她就去了,那么会发生什么事qíng?她想一想都觉得有阵阵寒意。此刻,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听见红袖的话,陈婉柔没有回答,根本没有说要去或不去,这下红袖有点急了,催促了一下说“说不定郑家姑娘真有事呢,姑娘我们赶紧过去吧。”

  陈婉柔却有些懒懒的样子,说突然觉得头有点疼,不知是不是人多太紧张了,又说等会就到她比试了,一来一去的,说不定就耽搁了。

  “少宜不会怪我的,我们去比试台吧。”这样一句话算是作定了,任红袖千般办法想尽,也不能使陈婉柔再离远比试台半步。

  另一边,沈宁见到秋歌回来,还对她眨了眨眼睛,便知道事qíng办妥了。后来又看见到了歌艺表演的时候,陈婉柔轻松上台,表现也优容,更是放心地笑了。直到花朝节结束,她都一路保持着笑容,惹得沈宓和沈瑶有些纳闷:这个姐姐心qíng这么高兴啊。

  直到花朝宴会结束,都一切平静,也没有听说有什么事qíng发生,众人目光的焦点聚集在各项才艺比试的魁首之上。这一次的花朝节,还是出现了不少很有才艺的姑娘家,连淑和长公主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有悬念地,杨慕秋成了书画一艺的魁首,书画冠京兆,也不是白叫的;音艺方面则是户部侍郎江成海家的幼女江涵雪以一曲笛音《寒江吟》取得了头名,那种面对苦寒仍能飘然物外的洒脱至今仍能感受得到;其它舞蹈棋路等等,也都一一有表现极佳的人。其中让人意外的是,骑she一艺表现最好的,竟然是御史大夫龚如熙家的孙女龚心慈。看她一副柔弱的样子,实在很难想象出她一弓拉三石,还能she中远处的小物,当场就获得了淑和长公主的赞许。在场的官员夫人也纷纷称赞龚家教女有方,文能得武也行,龚家夫人就谦虚表示:“这其实就是看她自小柔弱,才让她去学骑she锻炼身体的,没想到倒有了一点长进,这是纪昌学she之功,当不得大家称赞……”

  淑和长公主又转达了后宫贵人对诸位女孩子的赞扬和勉励,还给每个魁首赏赐了不少皇宫珍宝,都应对了每个人的喜好,这些姑娘忙谢恩不论。至此,花朝节这天的宴会就结束了,官员夫人和各家姑娘们先是恭送淑和长公主离去,接着才在宫女的引导下,陆陆续续走出雍雅山房。这时,不像来的时候那么静默,这些夫人三三两两地jiāo谈着,有的人家还专门等上平素jiāo好的,缓慢行走,一路欣赏和苑的优美景色,比来时不知多了多少轻松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