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妃带着芍药、秋芒两个大宫女在御花园散步。近来后宫和朝廷都颇为平静,没有什么让李妃忧心的,她欣赏着御花园的玉簪花,心qíng颇不错。
这玉簪花真是好花,李妃想起几年前,用玉簪花解决了一个隐患,不由得扬了微笑。忽而,她听到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还伴随着声声娇嗔,还听到了长泰帝“哈哈”大笑的声音,想必是长泰帝带着哪个妃嫔在御花园游玩了。
“本宫累了,切勿扰了皇上的兴致。回宫!”李妃远远地看见长泰帝身边那一个娇艳如花的年轻女子,李妃认得那是梦贵人。
梦贵人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她或许是听了长泰帝什么话语,娇嗔着说些什么,随即跺跺脚,不住地向长泰帝撒娇,而长泰帝则宠溺的看着她。
不知道为什么,李妃看到这么温馨的一幕,只觉得刺眼,心中的冷意不断地涌上来,让她下意识就想逃离。
她匆匆带着芍药、秋芒,赶回到了chūn熙宫,直看到chūn熙宫熟悉的摆设,李妃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只有在这里,她觉得自己是能主宰自己的。
这晚,李妃早早就吩咐芍药、秋芒退到外间守着了,她孤寂地坐在妆台前,一点睡意都没有。
妆台上有叠放得整整齐齐的日用首饰,那亮光映衬着她悲喜莫明的脸,就像以往无数个相同的夜晚,她坐在这里出神。
长泰帝没有翻她的牌子,她已经年近四十,虽则保养得很好,但眼角额间,有着怎么都抹不去的岁月痕迹。
这后宫里多的是鲜嫩娇艳的女子,她们像刚刚摘下来的新鲜水果一样,等候着长泰帝的品尝,自然,她承恩泽的时候就很少了。
这寂寞的深宫啊,李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在感叹还是在遗憾。
大多时候,她都是独自一人数着chūn熙宫宫的夕照和晚月,寂寞如初雪。她十五岁进宫,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二十几年,还将一直这样过下去,直到她老死,直到她被抬出这层层重影的深宫。
长泰帝既不宠她也不爱她,这一点,李妃很早就知道了,他会来chūn熙宫,只是因为她听话乖巧,还曾为他孕育了一个皇子。
最初的时候,她对长泰帝有过憧憬和期待的,那话本小说里“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句子,她曾偷偷对长泰帝默念过的。
但随着后宫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女子抬进来,她渐渐冷了心弃了qíng,后来更是死心无望,最后定意把有限的jīng力投入到无限的宫斗中去,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帝位,这样,她才觉得将来有希望。
这就是李妃在后宫之中乏善可陈的寂寞生活。原本,她以为会这样一辈子下去的,一辈子过着这样寂寞的生活,除了自己的皇儿,生命中不会再有别的惊喜。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一个人默默关心她,在她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为她做事。
他帮助她从最初的李贵人成为现在的李妃;他全心全意地培养、支持她的皇儿,用尽他所有的谋略和势力,帮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五皇子变成如今有一争之力的夺嫡人选。
他看她的目光是这样炽烈而爱慕,却从不开口说什么,只是默默付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她记得了,那是自己刚进宫不久,还只是个贵人,那是她都还没有皇儿呢,整天受着妃嫔们的闲气。在后宫中,不得势的低等妃嫔,比一个二等宫女还不如!
那日,她被当时的德嫔也就是后来的德妃无故责罚,当时自己等级低下娘家又无势无力,连哭泣都不敢,只敢事后偷偷躲在宫墙下低低哭泣,不知道这样委屈艰难的时日何时才到尽头。
那个时候,他刚好从宫墙下经过,就那么突兀地,看见了哭泣的自己。记得当时自己是匆匆别过,不敢让他看见眼泪。
那时,他职位也不算高,只是个刑部郎中,尚未到不惑之年。
想到这里,李妃孤寂的脸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意,很轻,然而很实在!
原来这些事qíng,自己一直都记得啊,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记得这么清楚,竟然觉得就是眼前发生之事一样。
再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呢?好像是因为娘家兄长出事那一次,当时七品县令的兄长李逸昇被无端卷入一宗鬻官案里,自己接到娘家求助的书信,却没有任何办法,自己去向长泰帝求助,却被德嫔阻扰,长泰帝根本没有听到自己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