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刑部郎中,刚好和御史台的官员负责此事,是他一力为兄长奔波,兄长才洗脱了罪名。在紫宸殿不远处的柳树下,他对自己微微一笑:“不用担心,李大人的事qíng已经解决了,鬻官案和他没有关系。你放心。”
其时,他风华正茂,长相儒雅,这样微微一笑的时候,自己觉得那柳叶也在轻轻地颤动,与他相和。
就这样,他一直默默帮助她,这样目光缱绻追随她,却又克制有礼,还不敢让人看见,在所有人面前都掩饰得很好。
其实,他们之间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
他一直帮助她,后来又帮助她的皇儿,原因是什么,她知道得很清楚。从他的目光里,她看到了他对自己的qíng意。
可是他从来没有说过,她也什么都没有说。
如今他徐徐老矣,而她,脸上也刻上了岁月的痕迹。可是他看向她的目光丝毫不变,还是那么qíng深缱绻。
被这样的目光长久地注视着,她觉得自己寂寞而gān枯的心会变得欢喜温润。
一晃眼,就二十余年了,二十余年,就这样过去了,他一直陪着她,为她分忧解难,在她需要的时候,他都会出现在她身边,虽则他们极少几面,可是她却时时感受他的存在。
对她来说,他比长泰帝还要亲密。她也知道,就算长泰帝会背弃他们母子,他也不会,比起长泰帝,她更信任他。
幸得有他,才有自己母子今天的局面。如今她是后宫中高高在上的李妃,德妃虽然比她位高,却再也不能随意言行轻侮她,皇儿娶了户部尚书的嫡女为妻,还获得了许多助力!
如果没有他,他们母子今天是怎样的境况都难说。所以她多次对皇儿上官长治说:“李斯年可用可信,不可相负。”
他为自己母子做了太多,所求的太少。不,是他所求的,永远无法得到。
李妃脸上的轻柔的笑意一直在持续,因为有他,自己才觉得这chūn熙宫中寂寞的岁月才不会难熬。
这么多年来,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事qíng,或许在彼此心目中思绪里,早就将对方当做最亲密的人,但实际上,她和他,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她是皇上的妃子,他是皇上的臣子,仅此而已,她是主,他是臣,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李妃默念着这个四个字,心中涌起无限的愧疚,或许,还有无限的遗憾。
他老了,她也不再年轻了,回想起这些往事,她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感受。
窗外月明,照应出chūn熙宫里重重叠叠的树影,见证着她如初雪般的寂寞。或许,也附和着她心中早知却不能宣之于口的眷恋。
思往事,渡江gān,青娥低映越山看……小簟轻衾各自寒。
小簟轻衾各自寒,说得真是好啊。李妃微微笑着,眼角的泪终于滴了下来。
月明夜寒,已经是深秋了,一年将过了。一年又一年,她和他,仅此而已。
第二百一十二章开始布局
当沈宁将沈余乐的发现告诉沈华善和沈则敬的时候,他们两个久经朝堂波澜的官员也忍不住一愣。
他们不可置信也想不明白,这两个人,一个是皇帝的宠妃,一个是皇上的重臣,难道竟然会有私吗?
李妃,虽然不及慕妃和容妃那样深得长泰帝的宠爱,但是比起其他的妃嫔来说,得到的待遇就算很好了,不然也不可能做到一宫之主。
李斯年,是长泰帝的老臣,也是甚得帝心的。从县令、郎中、刺史到中书侍郎,若没有长泰帝的看重,他也不可能进入中书省,还是中书省的副官,官居三品。
这两个人,一个是长泰帝亲密的,一个是长泰帝看重的,这两个人,怎么会是那样的关系呢?
“李斯年今年已经六十岁了……六十岁了,还能做些什么?”当沈宁离开书房之后,沈则敬这样说道,实在是想不明白啊。
作为一个男人,他很清楚年龄对一个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年纪越大,就越有心无力。如果余乐看的没有错,李斯年现在还用那样的目光看着李妃,他想做什么?
这令沈则敬震惊不已,这李斯年,不会那么qiáng悍吧?
“关键不是他想做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沈华善沉吟片刻,这样说道。
他的想法和沈宁的一样,如果李斯年真的做了什么,那么事qíng就太有趣了!
若是皇上知道了这两个的关系,甚至,如果长泰帝当场发现这两个人的关系,那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