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这一策书,乃出自中书省,正是沈华善的手笔,写得古朴庄重,韦景曜对这个策书是赞不绝口。
他此时宣读起来,也是声音铿锵有力,含元点前站立的朝臣是一片肃穆。
韦景曜宣读完毕之后,门下侍中申科就手持太子玺绶,神qíng庄重地jiāo给十二皇子。
这样的场面,虽然已经经过多次排演,但是此刻十二皇子心中感到拘谨不已,他qiáng力维持着镇定,努力完成自己要做的举动,一拜再拜三稽首,然后颤颤地接过了太子玺绶。
十二皇子接过玺绶之后,再次三叩首,然后捧受册、宝内侍。谒者季子白高声喊道:“皇太子上官景安!”,朝臣们应声道:“可!”,册立仪式就开始进入高cháo了。
大永三公六侯正步升阶,上殿恭贺,齐呼皇上万岁,又称太子千岁。
长泰帝也是高兴不已,宣布大典后庆祝三日,大赦天下。含元殿一时变得热闹欢欣不论,是以太子册礼成!
册礼之后,十二皇子在百官的簇拥下,在乐器的鼓chuī下,连同策书、玺绶一起,被迎送抬进早已整修一新的东宫。
而后,十二皇子到坤宁宫拜谢皇后,接着拜谒宗庙、敬告祖宗、祭祀社稷,十二皇子这个皇太子的身份,才最终确立,是为东宫正统。
就是这几个行程,却是诸位皇子用了一生都无法完成的行程!而现在,十二皇子在沈家的支持下、在长泰帝的属意下,终于完成了这最重要的几步。
待一切都完成了之后,沈华善才露出了一个久违了的笑容。
第二卷西南谋
第二百三十五章东宫属官
太子册封礼之后不久,诸皇子封王的仪式也举行了。
由于有太子册封礼在前,已经消耗了京兆官员的关注和热qíng,又加上封王的这几位皇子,都曾犯下大过错,而且封地又偏远,这封王仪式,并不隆重,甚至可以算是寒酸。
但是长泰帝并没有微词,而且礼部和太常寺也是按照礼制流程做足的,上官承佑等诸皇子,倒也无话可说。
几个皇子心中所想,自然不一。上官永平和上官长治庆幸能够离开被圈禁的日子,上官承佑则是暗自狠狠赌咒,定会卷土重来。
在封王仪式过后,诸皇子就准备出发前往封地事宜了,长泰帝已有旨意,令这几个皇子王最迟初七之前就要离开京兆前往封地。
太子已立,诸王即将离京,京兆的局势从未这样平和安稳,长泰帝四十年的除夕,京兆绝大部分官员都过得很舒心,沈家当然也不例外。
今年沈余宪和沈安氏带着他们的第三子沈庆恭来京兆过年,沈家这过年的氛围无比热闹,沈华善在除夕家宴上还多喝了几杯,醉醺醺又是一年。
过完年之后,上官承佑等几个皇子王先后离开京兆,此后,若是没有皇上诏令,他们再也不能返回京兆。
因此,长泰帝和蒋皇后给他们设了饯别宴会,太子和后宫诸妃嫔也都参加了这个宴会。
不管私底下众人是怎样的心思,宴会上自然是觥筹jiāo错其乐融融,太子笑意盈盈的,还给这几位皇兄都祝了酒,大势已去的几位皇子似乎也极有风度,倒也不敢逾越,均已臣属之身接过了太子的敬酒。
长泰帝对这面上的平和是很满意的,他自认为已为几个皇儿铺好了长远路,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定可以做个逍遥闲散王。
有时候人年纪大了,想事qíng就会绕不过弯来,就算他是帝王,也离不开这个规律。
谁知道,这几个皇子将来会怎么样呢?
几个皇子王之中,庸王上官承佑是最先离开京兆的,他的封地在云南昭通,属于西宁道辖境内,离京兆路途最远。
他离开京兆的时候,德妃也没有从延禧宫出来送别,这位冲淡恬和的宠妃,真是长伴佛灯了。或许,能在佛前求得安宁,是她这个长泰德妃的福气了。
然后是悯王上官永平,他已经被圈禁两年了,已经受够了,恨不得早早就离开京兆,也打定主意,再也不会掺和京兆的局势。
甚至他想一想,都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和谋断,去想那个位置的事qíng,以前真的是蠢!天家贵胄,谁不想得到那个位置?但是也要有本事得到那个位置才是。被圈禁了两年之后的上官永平,觉得自己真真是没有那个本事了。
痛定思痛,未尝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