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也没有时间了,白日要跟随长泰帝听政事,晚上则要和太子妃、太子良娣jiāo流感qíng,他已经开始走上了一个正规太子要走的路。
太子听话,东宫一片平静,邱盛年和唐铎等人就觉得日子好过了不少,在詹事府当差也不是那么难熬的事qíng了,当然沈华善也就能腾出手来处理沈家的事qíng了。
十二月底的时候,沈华善以族长之令召集了沈家子弟前来京兆开族长会议。因是过年时节,接到族令的人基本都到齐了。从沈华善这一辈开始,共三代十三人,都齐聚在景泰大街等候沈华善的安排。
这三代十三个人分别是:沈华善这一辈的沈华善、沈开善、沈得善,沈则敬这一辈的沈则敬、沈则儒、沈则高、沈则远、沈则学,沈余宪这一辈的沈余宪、沈余宏、沈余乐、沈余文、沈宁。
除了远在安北的沈则思和在西燕的沈余益,沈家三代的中坚力量基本全都在这里了。
“现在太子已安定,京兆的事qíng基本依据告一段落了,这一次召集你们过来,是为了族中的事qíng。根据我和族老商量后决定,有两个事qíngjiāo给你们去做。这两件事qíng关系着沈家的根基和将来,必须要保密!”沈华善后话了。
“出得了我口,入得了你们耳,绝对不能说出去。就算是你们的父亲、兄弟、妻子、儿子,都不能透露半句。违者,立即除族!”沈华善语气凝重。
这么严格?一向跳脱的沈余宏和神神化化的沈余乐对望了一眼,不知道祖父(伯祖)要他们做的是什么事qíng,要除族这么严重?
沈宁自从看见诸位叔祖、叔父、兄长出现在景泰大街的时候,就很好奇,看来祖父是有决定了,关于沈家即将要走的下一步路,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百五十七章边陲小镇
“噶几……噶几……”的马车声从远而近,令正在准备摆摊的老汉觉得有些奇怪:这一大清早的,谁家的马车会这么早啊?
他抬起了头,看向那辆马车,那辆马车外表看起来有些破旧了,马也是老马,估计又是哪一个小药材商贩赶早来这里收购了。
“再早又有什么用,都早就别人给内定了……算了,还是专心摆摊吧,这天气,不太好啊。”老汉咕哝着说道,不再看那辆马车,专心拾掇起自己的小摊来。
他从大麻袋里拿出一个又一个小袋子,小心地将它们一一摆放整齐,边喃喃地说道:“诃子、砂仁、当归、huáng连、茯苓……都齐了……”原来这是一个药材摊子,这老汉,是个卖药材的。
“吁……”的一声,那辆噶几噶几的马车竟然在老汉跟前停了下来,老汉有些迷糊也有些害怕。
他正想着呢,就见赶车的小厮跳了下来,朝老汉行了个礼,然后问道:“请问老丈,文镇药市怎么走呢?”
原来是个问路的,老汉松了一口气,见到这个小厮这么有礼,便热心地回答道:“这里就是文镇药市了。这里是大街道口,前面第一个借口右转弯,就是药市了。不过现在这么早,药市还没开呢。”
“多谢老丈了。请问老丈,这药材摊子是您的吗?”突然间,一个中年人cha话道,然后很好奇的看着老汉的药材摊。
他是马车的主人,在老汉和赶车小厮说话的时候,他从马车上下来了,刚好听到了老汉的一番热心话。
“是啊,这不是赶早,来占个好位置嘛,呵呵。你们是第一次来文镇?这药市啊,起码要到申时才开呢,你们来早了。”老汉说着话,然后再次整理着他的摊子。
这天色一明,就会有些百姓和散客陆续来药市这里了,他得抓紧时间,在药市开门之前做多些生意才是。
“老丈说的是,我们是第一次来文镇,不懂规矩。我听人说文镇的三七是最好的,所以赶来看一看。老丈,你这有三七吗?”那中年人又说话了,笑呵呵的样子,看着就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三七?有的,有的,你等等啊,我给你找找。”老汉一听也来jīng神了,说不定这问路的还能做成一笔生意呢,便忙不迭地翻出一个小袋子,将它打开给那个中年人看。
“这……文镇不是盛产三七吗?这个头怎么这么小?和我在别处看到的还要差一些啊。”中年人看着老汉递过来的三七,觉得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