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505)

  西宁道滇州一带盛产三七,这里出产的三七数量占了全大永三七数量的七成,而文镇的三七尤其有名,以量大个大效好闻名于世。他远在京兆都曾多次听过文镇的三七之名。

  西宁道的药材商人曾以“遍地三七”来夸扬文镇,如今他亲自到了这里一看,却真是有见面不如闻名之感。

  “您有所不知啊,文镇盛产三七不假,可是好的个头大的三七,全部都是被别人内定的了,或许你可以去前面的李家和药市行会了解qíng况。似老汉这样的小摊,都是一些小三七了。”老汉摇摇头,说了这文镇的大概qíng况,却四顾了一下,显然觉得说的这些话怕被别人听了去。

  “哦?请问老丈,这李家和药市行会是怎么说法呢?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文镇就是想收购三七的。西宁道的药商行会我就听说过,这文镇的药市行会,我还真是不知道呢。请老丈不吝赐教。”那中年人面带笑意地问道,一副诚心请教的样子。

  “总之,收购三七呢,你去找药市行会就是了。就在前面呢,丘北街道上摆着两尊石狮子的,就是行会李会长的家了。”老汉推拒着说道,不愿意就这样的话题多说什么。

  见到中年人还是盯着那一袋三七看,也没有再说什么,又去摆弄他的小袋子了。

  “既然这样,老丈,您这一袋三七我都要了,您开个价吧。在下多谢老丈的指点,不然我还不知道要去李家呢。再给我来一些当归、诃子,还有天麻也要一些。麻烦老丈了。”

  中年人见老汉没有再说话,也不以为意,吩咐着那赶车小厮将银两拿出去,买下了老汉的不少药材。

  那老汉一听,喜不自胜,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呢,他摆好些天摊子也没能卖出这么多药材呢,今天真是遇到贵人了。

  那中年人让赶车汉子将药材送回了马车上,然后再问那个老汉道:“老丈,请问这附近哪里有落脚的地方,我这马车和人都要休整一下,总不能在此等一两个时辰的。”

  “我们这文镇啊,虽然只是个边陲小镇,但是由于往来的药商很多,客栈倒也不少。前面不远处就有一间文七客栈,地方很大。既可落脚,又有饭点供应的,先生在那里落脚就可以了。”老汉眯着眼睛说道。

  他刚刚做成了一笔大生意,对中年人的问话是笑着回答的。

  “如此,多谢老丈人了。”那中年人谢过老丈,再次看了一眼老汉的药材摊子,然后跳上马车,吩咐着赶车汉子继续前行了。

  在这个中年人马车离开后一小会,又有一辆马车驶过老汉的身边,和前一次马车一样,也是车败马老。只不过,这一次,它没有停下来向老汉打听消息了。

  老汉挠挠头,不再理会接连过去的两辆马车,低下头整理药材摊子去了。

  文七客栈的小伙计甫一打开客栈门,就见门前停了两辆马车,那两匹老马已经歇鞍,优哉游哉地甩着马尾。

  一个小厮和一个汉子正在一咸一淡地扯着话,显然这两辆马车已经在客栈面前等了一段时间了。

  谁会这么早来投宿啊,下伙计迷迷糊糊地想着,打开了大门,招呼着门外的客人进来堂中坐下。

  而他自己,则一溜烟地跑去后堂吩咐煮热水、备早饭去了,一大早就有客人来投宿,这可得好好表现才是,掌柜的肯定也满意的。

  听了赶车小厮的请示,那两辆马车的人也先后下来了。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的,就是在先前在老汉摊子买了药材的那个中年人。他先是跳下马车,然后恭敬地对着马车里面说道:“岳父大人,我们已经到客栈了,请下车吧。”说罢,便弯下了腰,把手伸向马车里面。

  马车的车帘再次被撩开,一个老年人下了下车,他头发有些斑白了,然而jīng神看起来很好,脸上带着笑容,老实敦厚的样子,他呵呵笑着说道:“到了就好,到了就好。我这副老骨头啊,实在不应该走这一趟啊。”

  中年人笑了笑,却并没有回话,将老年人迎进了客栈,吩咐赶车小厮打点一应落脚安置事宜,坐下来似是等待着什么人,而小伙计,已经手脚麻利地将热水、碗筷都送上来了。

  出乎小伙计的意料,第二辆马车上下来的竟然是一个姑娘家,并一个丫鬟。那姑娘家头戴着帽纬,看不清样子。

  那个丫鬟,看起来年纪不小了,看着是jīng明审慎的人。她们两个施施然地在中年人那一桌落座,显然,他们是相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