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沈宁微笑的样子,应南图没有说什么,只是用随身利剑砍下了一段树枝,削去了枝叶,权当拐杖,让沈宁撑着它前行,也算是有支撑之力。
“拐过这片山林,前面就是了。”又行了大半个时辰,沈则高说了这样一句话。他们的目的地,马上就到了。
没过多久,他们就穿过了这片山林,那个山坳,沈家所谋划的兵器司地址,就出现在沈宁面前了!
如果只是从远处看去的话,绝对不会发现这里还藏着一个山坳。只有走到了山林边,才会发觉,这个山坳,原来这样奇特。藏在两座深山之间的,不是悬崖,反而是凹字形的平地,而且占地广阔。
山坳的旁边,顺山岭而下的溪流,看样子,流水也不小,站在山顶之上,也听得见溪水淙淙的声音。
难怪叔祖他们对这个山坳如此执着,怎么都舍不得放弃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用作营建兵器司,真是太合适了!就算沈宁不知道兵器司是怎样的,就只看这广阔的平地,看这山坳的隐秘,也可猜得出了。
如今,平地之上,有好些人在来来往往,他们正在用树gān搭建着一座座的建筑,虽然平地之上,只有一个个的地基框架,却也可以想象得到,若是这些地基搭建起来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这些人都在忙碌,却没有发出多少声音,站在山顶之上,仿佛像是在看一副静默的画面,沈宁只看到他们的动作,却没有听到他们的说话声,只除了淙淙流水声,提示着沈宁,这就是沈家在岭南道的秘密所在!
不知道为什么,沈宁忽而想流泪。
从弩坊署的天才匠人开始,到早前的韶县突袭,再到眼前这山坳,这中间,经历了六年的时间。
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这六年里,沈家族长沈华善的心路过程。这六年里,京兆朝堂发生了太多的事qíng,这才促使他下定了决心,才有沈家这座山坳的出现。
虽然只是一座山坳,但这个山坳,所代表的意义,极不寻常。因为这座山坳的出现,沈宁,或者说沈家人,终于主动地站到了景兴帝的对面。
这座山坳出现在这里,只说明了一个至理:君主无道,则礼乐征伐从四处出。
礼乐征伐,兵器司的出现,乃是征伐二字。
此刻,沈宁尚未知道这一点。她只知道,这山坳之中,平地之上,搭建的,不仅仅是一座地基,而是沈家将来的希望。
第三百七十八章押俘
沈宁和沈则高等人,刚刚从山坳之中返回韶县,就接到了沈华善发来的第二封急信。
急信上,说了雅妃之事的最后结果,说出了雅妃背后的势力正是卞之和;这封信的重点,乃在于第二件事,那就是卞之和在朝堂之上的提议!
卞之和提议,让沈则高押解赵嘉和两千俘虏上京,意所为何?这是萦绕在沈宁心头的问题。卞之和既然是雅妃背后的人,那么他的奏请,就绝对不寻常,上京领赏领功那一套说辞,沈宁一点都不相信。
显然,沈则高也是这么想的。接到急信之后,他的心qíng就很沉重。朝廷的文书尚未到达,但这个事qíng已经定下,自己必须要押解赵嘉和两千俘虏上京。卞之和为什么要上这样的奏请?皇上又为什么会准奏呢?
“卞之和此计!当真是了不起!”没多久,应南图出声道,话语听起来是击节赞赏,但是脸色却不太好看。
“是啊,当真是了不起!此计一环接一环,不但三叔在局中心,就连祖父和沈家也圈了进去,尚书右仆she,果然不简单!”应南图的话语刚下,沈宁便接口道。同样说着赞赏的话语,可是语气凛冽,甚至有种狠恨。
呃?这对夫妻在说什么?沈则高一时没有想明白他们的话,眼神也带了疑问。听他们这么说,卞之和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已经想清楚了?
“失俘……”
“杀俘……”
应南图和沈宁同时开口道,说出来的话语不一样,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一致。卞之和谋的,是赵嘉和两千俘虏!
沈则高若是顺利将赵嘉和两千俘虏押到京兆,那么领功领赏,或有可能;若是,在押解途中,赵嘉和两千俘虏逃脱了或者出了意外,那么等待沈则高的,就是重重问罪!
大永军法之中,对于俘虏处置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其一是严禁将士私自杀俘,其二严禁将士不力失俘。若是私自杀掉俘虏,或者看管不力从而让俘虏逃逸,这都是要受到军法处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