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752)

  军法,是为了保证大永军队、军事的正常有序进行,是国家机器的准绳,执行起来,尤其严格。若是违反了军法,事必不留可运作的余地。

  换句话说,若是赵嘉和这两千俘虏,在押解过程中,不幸死了或者侥幸逃了,这都是沈则高的责任,是要被问罪的;而且两千俘虏不是小数目,这两千人若是出了意外,朝臣和皇上会想,沈家和这两千俘虏是不是有勾连,不然为什么恰好在押解途中出事了呢?

  尤其是现在皇上似乎对沈家,颇有微词。若是沈则高押俘过程中,出了意外,沈家的局面堪忧!

  “此计,还真是不错。这么说来,我一定要将赵嘉和两千俘虏顺利押解至京兆了?”听明白了其中的关联,沈则高苦笑着说道。

  从岭南道到京兆,要走的路程本来就远,又带着两千俘虏,那么行程就更慢,最快,都要一个余月。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还有经行那么远的距离,发生意外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沈则高仿佛觉得前去京兆之路,铺满的,都是荆棘和铁蒺藜,根本就没有地方下步,太艰难了!

  “你们说,我能推掉这个事qíng吗?”忽然间,沈则高这样问道,语气中还有着希冀。既然前面的道路这么艰难,那么gān脆就不走了,行吗?

  此乃神来之句,沈宁和应南图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下意识地摇摇头。如果能推掉,在京兆之中,祖父早就推掉这个事qíng,哪里还用这么着急送信来京兆?

  “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是随便问一问而已。”见到沈宁和应南图都摇头,沈则高就泄气了。刚才这句话,他就是用来自娱自己罢了。明知难为而必须为之,这是要作死的节奏。

  “卞之和既然打失俘死俘的主意,我们定不能让他如愿!三叔一定要押这些俘虏进京兆,而且要顺顺利利到达京兆!首先,我们得确定,押解这些俘虏进京兆的,是谁,然后还要规划好进京的线路……”

  短暂的沉默过后,沈宁说话了。她的双眼熠熠发亮,仿佛蕴涵着无穷的力量,那是一种名为“斗志”的东西。既然无路可退,那么就只能往前冲,作最充分的准备,以最顽qiáng的力量,以应对未知的危险。

  为了三叔和沈家的安全,不管阻拦在前面的是什么,都绝对要搬开。佛来斩佛,魔来斩魔!

  在沈华善的急信到达之后没几天,京兆的文书也送到了岭南道韶县。文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沈则高押解赵嘉和两千俘虏进京兆,即日起程,不得有误。

  即日起程,不得有误,这都是官话了,说是这么说,谁会即日起程?尤其是前路那么艰险,沈则高觉得,没有作好充足的准备就出发,那就是死路一条。他刚刚立下大功,自然是不想死的。

  带着这封文书,沈则高去广州府见了姻亲许茂丰。虽然女儿沈静很快就嫁入许家,但沈则高前来,不是为了儿女亲事,而是为了向他借兵!准确地说,是通过许茂丰,向岭南卫大将军袁焕借兵!

  借兵,当然是为了押解这两千俘虏前往京兆。

  在被俘之后,两千人一直关押在韶县县牢里面,负责看守的,是韶县的兵士和部分折冲府的士兵。这些士兵,看管着县牢的俘虏,是没有问题的,若要顺利押送他们上京兆,那就不行了。

  己力所不能及,那就只能借力,沈则敬第一时间想到的押解人选,就是岭南卫的士兵,而且还要是岭南卫的jīng兵。

  许茂丰和袁焕有旧jiāoqíng,所以沈则高很快就见到了袁焕。此刻,他们正在岭南卫大将军府商谈着借兵一事。

  “朝廷既指明由沈大人押解,那么理应由县衙士兵押送的,若是县兵不够,折冲府的兵士也足够了。”袁焕是接见了沈则高,却开口拒绝了他借兵的请求。

  “袁大人有所不知。这两千俘虏,就算被关押在地牢里个把月,也不是等闲之辈。下官怕路上发生失俘之事,还请袁大人相助一二。”沈则高也没有想着,袁焕会想都没想就答应。

  既然说是借,自然要求人的。

  “这恐怕,于法不合……”袁焕的话音拖长,仍是拒绝沈则高。

  于法,当然是于袁焕的法了。京兆的文书只规定,由沈则高负责押送,可是具体看管的人手,却是没有说明的,没有什么法可依的。

  袁焕想着,将手中的兵士借出去,还是千里迢迢去京兆,一来太麻烦,二来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