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759)

  诧异,佩服,还是后怕,沈则高此刻也没能多想,迅速叫来了单破,从死去的俘虏上扒下了几副镣铐,重新给赵嘉锁上,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神色复杂地看着赵嘉。

  在这之前,沈则高可以举着盾牌挡在赵嘉身上,是因为底线和热血,当箭雨退去之后,他要把这几副镣铐锁在赵嘉手上脚上,防止他逃脱,这是他的职责和使命。如今,他仍是官,赵嘉,还是囚。

  角色调转,要做的事就不一样了。要誓死捍卫,也要以死相迫。这才是他作为大永官员要做的事qíng。

  “哐当”一声,应南图手中的剑落到地上,中箭的肩膀再也支撑不住,垂了下来。正是这一声响,唤回了沈则高的神智。他捡起了应南图掉落的剑,又稳稳当当地贴在赵嘉的脖子上,然后等待着金吾右卫的到来。

  别山山麓之役,到此结束。只有幸存下来的士兵和俘虏,才会觉得当中的惊险。如果不是这浓烈的山林烟火气息,他们都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

  随着金吾右卫的到来,这山麓的善后收尾工作在陆续进行。在金吾右卫的护送下,沈则高、应南图和单破三人,并八百多士兵,押解着一千多俘虏,以英雄的姿态,进入了京兆城中。

  虽然付出了沉重代价,却还是能站着到最后,南越大首领赵嘉没有死亡或逃逸,那些俘虏绝大部分还在;而且有金吾右卫的见证,证明他们是如何英勇顽qiáng,最后抵挡着神秘人的狙杀。

  这样的英勇,这样的功绩,无人能诽!

  沈则高和单破,还有八百余岭南卫士兵,甫入京兆城门,就受到了京兆百姓的夹道欢迎!

  这些百姓,都异常淳朴,他们看到了那些呆着镣铐的俘虏,也看到了沈则高和单破身上的鲜血,他们只知道,大永的官员、大永的士兵,在岭南立下了大功,他们不会知道,别山山麓中的鏖战,只是权斗倾轧而已。

  那些逃逸的青衣人,不知所踪,就连金吾右卫,也追踪不上,他们似乎就消失在了别山之中。而别山的山火,也被金吾右卫扑灭了,虽然烧掉了部分林木,但好在没有蔓延太广,这让金吾右卫不住地庆幸:好在及时赶了过去!

  沈宁带着chūn诗和秋歌,站在站在街道两旁的人流之中,看着仰首走在前面的沈则高和单破,也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鲜血,静默不语。

  当她闻到身后似乎也传来血腥味的时候,不由得眼中湿润,她缓缓回头,果然看见应南图微笑着站在她身后,他的肩膀无力地垂着,衣衫上有血迹和破dòng,脸上看着无比láng狈,眉目深远,眼睛极黑极黑。

  沈宁忽而又想笑,劫后余生,她再一次感觉到长泰三十五年的重生之感。

  仰首行进着的沈则高和单破,还有既泪且笑的沈宁,都没有想到,以血命相搏,才能立下的不诽之功,为他们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无比的沉痛。

  第三百八十二章献俘礼

  沈则高和单破带着伤,恭敬地站在宣政殿上。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宣政殿这里,也是第一次面圣。

  这座大永皇城最高的建筑,还有高坐在殿中的景兴帝,让他们心中惴惴。

  他们两个,一个是六品京外官,一个是从七品的军中亲卫,若不是因为这一次押俘,是没有资格得见天颜的。此刻他们站在这里,正向景兴帝汇报着破南越的功绩,也jiāo代着别山山麓的鏖战qíng况。

  “两位爱卿立下这样的功绩,朕当重重有赏!着令兵部尚书郑棣桓会同少府正监薛登婷,拟好赏赐明细,送朕过目;两位爱卿,暂且留在京兆养伤,朕不日即重赏……”

  景兴帝说着他的旨意,语气听得出很高兴。在登基不久,他的臣下就立下了破掉南越一族的奇功,这也是帝王的功绩。

  由此可见,朕乃天意所属,这不仅仅册封诏书上的一句美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事qíng。——景兴帝这样想着,嘴角忍不住上扬。

  宣政殿两旁站立的朝臣,见到景兴帝扬起的嘴角,纷纷出言道“吾皇大德”“天佑大永”“国之大幸”,这样的祝语,更听得景兴帝眼睛都眯了起来。

  坐得了帝王这个位置,哪个不想着文治武功?如今破南越之事,乃是从武事,也是有功烈于大永。不管怎么说,破南越这个事qíng,让景兴帝十分满意。

  随即,大理卿何克难出列奏言了接俘一事。在沈则高和单破带着士兵和俘虏进入京兆之后,大理寺就按照职责规定,接收了这些俘虏。这些俘虏,包括南越大首领赵嘉和一千多南越族人,已经被关押在大理狱中,等候着景兴帝的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