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789)

  屋漏偏逢连夜雨,说的,就是户部如今的qíng况了。

  早前,河内道观察使钱同式给江成海送来了文书,道是河内道河南一带,已经好几个月不曾有雨水了;河南一带的庄稼,受损极为严重,很多有已经是焦huáng了,看样子河南一带的旱灾,必定会出现。

  钱同式和江成海私jiāo甚笃,两人在互市争端上,有过完美无间的合作。除了文书之外,钱同式还给江成海送来了私信。

  私信中,钱同式的忧心表露无遗,他让江成海提前准备好赈灾的物资,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充足的钱财。

  这些文书来的时候,还是五月,钱同式其时估计,这一次河内道的旱灾,必定十分严重,不仅仅是河南一带,就连鄂州,qíng况也差不多。

  接到文书私信之后,江成海卞出发去了河内道。一是为了实地看看旱灾qíng况,以便有个具体的钱财估算,二也是为了避开京兆六月初一举行的献俘礼。

  他去了河内道一看,才发觉河南一带的qíng况,比钱同式描述的还要严重。河内道这些年,遭遇的大天灾不少。长泰三十六年,河内道发生大洪水,大洪水冲毁了京杭大运河台前河道,造成了上万百姓丧生。

  遭受洪水重创的河内道,近一两年才算是恢复了元气,却没有想到,如今就面临着大旱灾了。当江成海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看到那一片片焦huáng的庄稼时,眼中忍不住湿润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河内道的百姓,真是太苦了。

  此后,他又陆续察看了鄂州、晋州一带,发现qíng况和河南一带的qíng况都差不多,都是无雨无水,庄稼都受不住,焦huáng了。可见秋收的时候,这些焦huáng的庄稼必定颗粒无收。百姓连饭都没得吃,河内道必定会涌现大量的流民、灾民,河内道说不定有异动……

  想到这种可怖的qíng况,江成海再不敢在河内道停留,打算立即返回京兆,和工部尚书范载常商量应对旱灾的办法,同时想着国库中的钱银,能用多少在赈灾之上。

  却没有想到,返回京兆之后,就接到了大采选的旨意,而且,皇上还钦定了他作为主采选官,主理这一次大采选事宜。这些参选姑娘的户籍核准、造册登记、采评选拔等事宜,都是归户部负责的。

  这也就是说,户部接下来主要忙的,就是这一次大采选了。户部就那么点人,能做的事qíng就那么多,忙着大采选,那么河内道的旱灾怎么办?

  此刻江成海不是烦躁,而是想哭了。

  坐在他对面的范载常,脸色也不好看。钱同式那封书文书,早前送到了范载常的手中,令他也忧心不已。水旱之灾,是工部诸官员最不想见到的,治水和抗旱,任务艰重,又费时良久,动辄就是上万人xing命的事qíng。

  江成海出发去河内道的时候,范载常让工部侍郎huáng易也跟着一起去了。huáng易当年曾在河内道治水,对于河内道水路浚通的qíng况是很熟悉的。据他观察,这些江河的水位,已经是历年新低的了,若是再没有雨水补充,不少河道都要gān涸了。

  “下官去了司天台一趟。五官正道近一个月内,都没有下雨的迹象。司天监大人闭关去了,司天台的天文卦象一时没有得出。只是司天丞沈大人私底里对下官说:火木两星相合,必有大旱。”huáng易的声音也是忧虑的。

  司天台对于天文气象的占卜,是工部倚重的信息来源。

  “工部诸官员,会尽快制定抗灾的办法,这个事qíng,我也会马上向皇上汇报。只是江大人,户部的钱财,要准备足够了。工部抗灾,要靠户部的钱财在后面支撑。”最后,范载常这样说道。

  江成海点点头,让范载常放心,工部诸官员只管全力应对旱灾,物资钱财等支撑,户部一定会紧紧跟上的。

  离开户部官衙后,江成海并没有返回家中,而是去了景泰大街,去找了沈华善,有一个事qíng,他想听听沈华善的看法。

  “河内道的qíng况,真的那么严重?”依然还是沈华善的书房,沈华善这样问道。作为前工部尚书,他太清楚旱灾若是发生,会对百姓造成多深的损害了。

  他更担心的是,若是旱灾的qíng况不受控制,河内道的百姓会发生bào动,这样河内道的局势乃至大永的局势,会有什么影响,都难以估量。

  “是的。所以我打算向皇上建议,缩减大采选规模,或者将大采选推迟到明年。户部目前,要以应付旱灾为重。”这是江成海来找沈华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