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机,卞之和掐得恰恰好,就是这么一番话语,竟然消除了早前景兴帝对卞家的不满。
“卞爱卿甚得朕心……只是这招讨司一事,还需仔细配备,金吾卫大将军和兵部尚书,且将招讨司的配备定下,速速报朕!”景兴帝这一番说话,则是对卞之和的请命,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沈华善冷眼看着卞之和,心中对于他打的主意十分清楚,看来河内道的动乱,反而成为卞家的良机了。富贵权势当向险中求,这一点,卞之和深知呀。
若是卞之和平定了河内道的局面,那么卞家的气势,便无人可挡了;就算他没能阻止河内道的乱局,只消在河内道受个伤回来,皇上也定必会感恩他不惜以身入险的忠诚。
这样看来,卞之和若是去了河内道,不管怎么样都是一盘赢棋。
要阻止他前去河内道吗?若是阻止了他,那么可以代替他成为招讨使的,只能是自己了。关键是,河内道的局势,到底会怎样发展?
沈华善一时踌躇,想到了在有余居安心养胎的沈宁。
这段时间以来,有关朝堂局面、天下大势的种种,沈华善都没有告诉沈宁,甚至禁止秋梧将如流处和蚍蜉的消息告诉沈宁,就是为了她能够安胎静养。
只是如今,河内道bào乱起,他不得不将她请出有余居了。
第四百零一章平乱之人
有余居内,沈宁正听着应南图述说着河内道bào乱的qíng况,温润的脸上,时不时闪过担忧。
自有孕以来,除了指点蚍蜉将皇后引去寿宁宫,激起容太后对慕太妃嫉恨,沈宁几乎就没做什么事qíng了,只一心一意在有余居内养胎。
不用每天想着朝局的事qíng,不用每天想着纵横懂之术,又不用管家理事,这样平静而无聊的生活,是以往沈宁所没有过的。
刚开始的时候,沈宁极不习惯,如今也渐渐适应了。虽则如流处和蚍蜉的消息,已经没有经过她的手,但是还有应南图,每天将京兆朝局,还有天下大事,当有趣的事qíng来告诉她,这是沈宁有孕日子里最大的乐趣。
是以,沈宁也知道了河内道bào动的qíng况,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沈宁的心中,只有无尽的怅然。
果然,前一世曾经发生过的事qíng,还是会发生的,虽然事qíng并不全部相同,但是大致的走向,仍是差不了多少。
前一世,河内道的大旱持续了两年,直到长泰四十五的时候,民乱才爆发。只是,前一世,没有这一世的蝗灾,事qíng还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糟糕,因而民乱没有现在这么激烈,波及的范围也没有这么广。
况且,前一世的那场旱灾,和这一世的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前一世那场旱灾,使得长泰帝下了罪己诏,间接促成了上官长治的登位;如今,景兴帝已经登基了,若是这场旱灾和bào动不能得到抑制,那么下罪己诏的,就会是景兴帝了。
新君登基才半年,若下了罪己诏,只能说明一点,天象有异,新君非天意所属,那可就是大永最大的笑话了。
想到景兴帝对沈家的种种忌惮,想到沈华善离朝静养的两个月,沈宁不厚道地这样想。
随即,她又黯然了下来。她没有想到,钱同式竟然会在这次bào动中身亡,还有张段和huáng易,这些人都是沈宁很熟悉的。那个被祖父称为狐狸一般的钱同式,前一世,直到沈宁被废,他都还在朝为官的。
“还在想钱同式的事qíng吗?”应南图见到沈宁的神色,这样问道。钱同式和沈华善、江成海的jiāoqíng,应南图也略有耳闻。
“嗯,主要还是在想河内道的事qíng。现在河内道bào动如此,又有这大天灾。你的钱庄……会不会有影响?”想了想,沈宁还是问了应南图关于千秋钱庄的问题。
根据应南图和她说的千秋钱庄的历史,想必这一次千秋钱庄不会平静了,只是不知道应南图心里是怎么想的。
“嗯,河内道的分号,也受到了冲击,所幸问题不大。在大旱灾出现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一次皇上会不会用到千秋钱庄,是以一早吩咐分号掌柜们都将钱财汇总起来。没想到反而可以避过bào动这一劫。”
应南图轻描淡写地说道,略过了分号掌柜汇总钱财之时的争端,也略过了隐藏钱银当中的艰险。
“河内道的bào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如今千秋钱庄在河内道的分号早就关闭了。钱庄一关闭,河内道的民生商事,几乎就无法继续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qíng。若是局势稍微平定,我或许会去河内道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