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885)

  此刻,司天台的官员,都齐聚了。司天少监、司天丞、chūn夏秋冬中五官正、主簿、主事等等,都肃穆低着头,恭敬地对着君复乐行礼。

  “我走后,司天监一职由司天少监许凤章出任,诸位要同心同德,不可负司天台之名。”

  君复乐此来最重要的事qíng之一,就是要安排司天台的官职人选。司天少监许凤章即将任司天监,这是他早就安排好的。

  “此时见到诸位仍如往常,我的心,甚是宽慰。司天台乃察天文、稽历数之所,朝政官道之事,万望诸位保持纯心,jīng于本事,为天下百姓造福。”

  君复乐目含笑着,安排好官职之后,最后说着劝勉之话,就如他过去几十年所说的那样,令司天台的官员感到亲切熟悉,又无比悲伤。

  司天台的官员,眼浅的,早就有泪水了。就连新任的司天监许凤章,眼睛也通红湿润。

  司天台的气氛,像是bào风雨将来,沉压低闷,甚至有官员哽咽出声了。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听到君复乐的教导提点了。

  沈余乐站在君复乐的身边,神qíng无比哀伤,在他就任chūn官正之时,君复乐对他提点的那一番话语,此刻浮现在心头。

  “摘星台乃是司天监和皇上才能进入的地方,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观测星象之器。我穷尽一生心血,然天下动乱都要来。再能观测星象预知祸福,终究不是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存于心中,非是天象星数所能示。观测星象,却不囿于星象,以星象为引,引到百姓致太平,这才是司天监之大任。”

  当时君复乐笑着说这些话语,沈余乐只觉得心中懵懵懂懂,他只是chūn官正,司天监之大任?心中大道?那是什么?

  此刻沈余乐站在这里,忽然觉得有丝丝清明,此前君复乐的话语,他似乎有所解了。

  乐死而道生,天道而已。

  第四百四十四章不祥开局

  当京兆官员还忙着适应他们的新官职时,司天台却是一片悲声。

  原司天监君复乐溘然长逝,终寿八十有五。他无儿无女,丧闻还是从司天台那里发出来的。

  消息传到紫宸殿的时候,景兴帝愣住了,脸色不豫。君复乐有病的消息,他是知道的,司天监换了人,他也记得。先前,新任司天监许凤章还来拜见过他。

  只是他没有想到,怎么君复乐刚刚退下来,就传来死讯了。这刚刚改元没多久,作为能预兆祸福的原司天监就过世了,这总不是好预兆。

  不定朝臣和百姓被会怎么想!

  当真是晦气!怎么改元调官之后,朝中第一件大事,竟然是丧闻呢?景兴帝心里这样想着,脸色yīn沉。

  可是,他还是下令,让祠部司的官员协助司天台主理君复乐丧事,又授其金紫光禄大夫的荣号,给足了君复乐身后哀荣。

  除了景兴帝之外,京兆官员听到丧闻的时候,也都一愣:司天监君复乐怎么突然间就过世了?

  司天台设在皇宫内城,除了工部有大洪灾大旱灾这样的事qíng,会和司天台打jiāo道之外,京兆其余官衙,基本就和司天台没什么往来,当然,每年收到的历法书,不算在其中。

  司天台对于京兆官员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存在,司天监君复乐更是神出鬼没,朝官只知道他能通鬼神知祸福,不想如今却接到了他过世的丧闻。

  真是让人意外。在改元之时过世,这听起来,始终觉得有些怪异。

  朝官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不敢说什么。前去君家吊唁的时候,金也备得很足,虽然他们没有和君复乐有jiāoqíng,可是中书令沈华善与君复乐qíng谊非同一般啊。

  君复乐的丧事,还见得着沈华善的孙子在忙出忙进,沈华善,则是一脸三日,都前去君家拈香行礼。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风向的话,那么整个中书省官员都前去君家吊唁,这就已经为京兆官员指明路向了。

  连中书令大人都如此,你们这些朝官还不速速去君家表诚意?这些朝官当然都是很有眼色的。一时间,秀山下面那个简朴的府邸,变得无比热闹。

  随即,朝官们就很庆幸自己跟风而动了。因为这个时候,紫宸殿中的景兴帝,也传来了旨意,下令厚葬君复乐,还授予他那样的哀荣!

  看来,最察知帝心的,还是中书令大人,以后朝中的风向,还是跟紧点中书令大人为好。——这或许是君复乐丧闻带给朝官们的最大启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