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886)

  君复乐的丧闻传到有余居的身后,沈宁不由得一阵难过。她没有见过君复乐这个人,可是这个名字听得很多。

  前一世,沈宁对君复乐这个名字,没有多大记忆,唯一的印象是自钦安殿大火之后,君复乐当众对沈余乐的责骂。

  其时。沈余乐卜出有大火,而不上报,最后钦安殿损失惨重,却单单成就了正昭帝的至孝之功。君复乐认为沈余乐少了纯心,他的才能,已经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对沈余乐极端失望,以致破口大骂,道沈余乐làng费了他倾囊教导云云。

  这一世,沈余乐仍旧进了司天台,还是得到了君复乐的倾心教导,只是长泰四十五年永不会到来,以前的事qíng必不会再发生了。

  堂兄如今,想必十分难过吧?

  “秋梧听沈其说过了,堂兄忙碌着君大人的丧事,很少回沈家大宅。祖父的qíng绪也怏怏。过些时日就会好了。”

  君复乐的事qíng,还是应南图告诉沈宁的。此刻他见到沈宁闷闷的样子,这样劝慰道。

  朝堂之事,在有余居内,成为了应南图和沈宁每日必谈的事qíng,权当作是生活里最恰当的调剂。

  应南图和沈宁两个人,因为重生、沈家等原因,早就脱不得朝局了。不管是应南图此刻主理着的如流处,还是沈宁所擅长的纵横之术,都像是一个榫卯,紧紧连结着京兆朝局和沈家。

  榫卯虽小,作用却大。

  此刻知道了君复乐的丧闻,沈宁的黯然,并没有持续太久。她历经了两世,对生死之事虽然不能完全放下,却也比一般人豁达。

  她相信沈华善和沈余乐也和她一样,会逐渐放下此事。向死而生,生,始终比死更加重要的。

  想到生,沈宁不由得抚摸着肚子,对于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充满了期待。她比所有人都幸运,可以历经两世人生,但血脉的延续,带来的是另外一种愉悦。

  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离临盘之日尚不足一个月,两个稳婆早就在有余居内了,chūn诗和秋歌她们,都跟随稳婆知道了不少接生的常识。

  尚药局奉御孙伯扬,因为沈华善之故,倒也破例为沈宁诊胎脉。尤其是这一个月,随着沈宁的肚子越来越大,孙伯扬来诊的次数就多了些。

  “孙太医乃医道圣手,皇宫中重要的胎儿,也都是经他手来到这世上的。他说胎儿一切正常,但是夏棋以后,不能煮那么多吃食了。”

  应南图看着沈宁的动作,这一副温馨的画面,百看而不厌。这是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儿,是他的家人。

  想到这一点,应南图既高兴又紧张。他看着沈宁隆起的肚子,目光中满是敬畏:怀孕的妇人,真是了不起!

  这一日,秋梧从如流处那里带了一个消息,是关于安北都护府中的沈则思的,而且是个不太妙的消息。

  沈则思在长泰三十五年末,就去了安北都护府任职,如今八年的时间过去了,他跟随谷大祖和郑闲两个人,抚顺北疆,抵账突厥诸部,历任果毅都尉、安北司马一职。

  如今他凭着累累战功,做到了安北右都护一职,官职和地位,仅在谷大祖这个都护和郑闲这个左都护之下。

  自从去了安北都护府,沈则思就一直有密信送来京兆,向京兆中的沈华善汇报安北都护府和北疆的局势。因而沈华善一直以来,对北疆的qíng况是很熟悉的。

  沈则思的密信频率,是每半个月一封,这八年来,从未间断过,虽然有所延误,却也不会延误太久。

  秋梧所说的消息,就出现在这密信频率之上。如流处已经快一个月没有收到沈则思的密信了,这引起了如流处的警觉。

  先前,沈则思的密信也有过延误的qíng况,在密信延误五天之时,如流处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还道是安北都护府因为过年天寒,才会延误了。

  可是,又过了十来天,沈则思的密信还没送到。如流处的人,才想着之前大意了,安北都护府是不是出事了,不然这一次的书信,怎么会迟这么多呢?

  沈其立即将此事向沈华善汇报,同时立刻派人急驰北疆,看一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qíng。

  “如流处已经派人前去北疆了吗?”应南图皱着眉头问道。

  沈宁临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不打算将这个消息告知她,免得她心有挂虑。

  “已经派人前去了。老太爷对此事也十分看重,着令沈其千里急驰。听说,老太爷还让大少爷去见兵部侍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