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888)

  谷大祖在北疆的威望,是用无数的血泪铸就的。这二十多年来,谷郑两家为了北疆的太平,贡献了几十个家族子弟的xing命!谷大祖和突厥有血海深仇,又怎么会勾结突厥?又怎么会作大永的罪人?

  蒋博文说的,必不是实qíng!

  因此,沈华善出言道:“启禀皇上,北疆离京兆遥远,详细qíng况一时无法得知。只是臣以为,谷大祖一向忠心耿耿,定不会勾结突厥,不知当中发生了什么事qíng。”

  这是直接为谷大祖说好话,质疑蒋博文文书所说的内容了。

  沈华善的话语一落,兵部尚书郑棣恒就跟着说话了:“启禀皇上,臣以为,沈大人言之有理。安北都护府的qíng况,会上报至京兆,每七日一次,从未间断。臣五日前才收到谷都护的汇报,道是北疆一切正常。”

  刚刚看到蒋博文这封文书的时候,郑棣恒的心都差点吓了出来。

  突厥入侵、北疆动乱等这样的事qíng,乃是兵部的重大事qíng,若这些事qíng是真的,他这个兵部尚书定是火烧屁股了。

  这不仅是兵部的重大事qíng,而且是大永的重大事qíng。突厥入侵,抗击杀敌、疆土百姓,哪一个不是天大的词语?

  更何况谷大祖与外族入侵,这就使得事qíng雪上加霜。这可怎么办?

  可是随即,他想到了兵部如常收到安北都护府的汇报。五天前,他还见到过谷大祖的印鉴,里面并没有说到突厥入侵的事qíng。

  难道,蒋博文书信上所说的,不是真的?在沈华善说话之后,郑棣恒也相信了这一点,才有以上话语。

  左良哲对谷大祖和蒋博文的恩怨也有所闻,对军中事务也不是十分熟悉,一时并不说话。

  魏延庆听罢沈华善和郑棣恒的话语后,却有不一样的意见:“如果没有事实根据,蒋将军怎么会说这样的事qíng?这可是八百里加急文书!说的,是紧急军qíng!这可不是儿戏!”

  就算蒋博文和谷大祖之间有恩怨,也不会拿这样的军中大事来开玩笑。北疆,必定是出什么事了!蒋博文说的紧急军qíng,必定是真的,朝廷必须马上应对御敌,不然,大永的局势还真是难说!

  听罢了这三个朝臣的话语,景兴帝的脸色更yīn沉了。如今这几个重臣们对蒋博文的书信、对北疆的局势各执一词,却没有应对之法!

  “臣虽认为谷大祖绝不会勾结突厥,却也赞同位将军之言,那就是北疆必定是出事了。当务之急,是立刻派出官员去核实北疆的qíng况,同时朝堂和兵部也作好应对准备,集合哪一卫的兵力、核发粮糙辎重等事qíng,必须同时进行。”

  随即,沈华善提出了应对的办法。在郑棣恒的话语说完之后,他心中的不祥之感就更浓了。沈则思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密信前来了,兵部还能如常收到安北的汇报?这当中,必定有不妥!

  魏延庆说得没有错,北疆必定是出事了,究竟是出了什么事,就要官员去核实了。或者,等如流处的急骑赶到北疆,将真实的qíng况送回来,北疆之局就一清二楚了。

  集合兵力、核发粮糙辎重等这样的事qíng,都需要严格的手续和审核,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面,必须要知道北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qíng,不然,盲目行军调令,非但没有对北疆局势有帮助,说不定还有被的祸害。

  魏延庆点点头,赞同沈华善的意见。如今的确只能这样了,边核实北疆的qíng况,边准备着军粮辎重,以便随时可用。

  景兴帝的旨意一下,底下的官员便动了起来。千里快骑往北疆急驰、户部紧急筹备粮糙、弩坊署加速制作弓弩军械……

  整个朝堂,以北疆之局为中心,迅速转动了起来,当中有多少官员心忧暂且不用多说,单单是在沈家,沈华善和沈余宪等人,脸上就没有出现过笑容。

  “真是没有想到。侵犯大永的,竟然不是一直蠢蠢yù动的西燕,而是悄无声息的突厥诸部!”

  叶正纯拈着胡子,这样说话,话语里不知道是感叹还是愕然。

  他的前面,摆放着一章舆图,这是大永北部的舆图,北疆、陇右道、关内道的qíng况,都在其中。

  不消说,这张舆图是沈则思送来的,上面标记的,多是军事设置。家族秉承,沈家子弟这个表示舆图的习惯,没有人忽略过。

  “按照蒋博文所说,从雁关口到北疆中部昌康这一带,都已经被突厥占领了。如果是这样,安北都护府已经被突厥占领了,安北,已经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