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守正之心,就是仁义之兵,何有诡计之说?
沈则敬这个想法,也是受了岳父俞谨之的影响。
萧若元听了沈则敬的话语,不禁若有所思。此后他在带兵过程中,除了勇猛之外,也尤为注意用兵策略。
为此,萧若元还招募了一批文人,授予他们亲卫的官职。此举,意在用他们来为安北府兵讲授兵书、兵法,以加qiáng安西府兵在兵策上的运用。
沈余宏,就是在这样的qíng况下,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员。
原先,他跟着沈则敬来昆州的时候,是作为昆州刺史府的幕僚,谁知如今竟然成为了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成为了萧若元的亲信。
讲授兵书兵策这些,沈余宪表示完全没有压力。他的xing子在沈宁的兄弟中,就是最灵通的。再加上掌管如流处这么多年,奇思妙计?肯定不成问题!
所以沈余宏在安北都护府的日子,过得是十分滋润的。
只是,当他一而再地接到沈余益的密信后,滋润的日子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西燕大军有异动,这个不算是新消息。去年底,沈余益就说过这个事qíng,可是如今从西燕连续来了几封密信,沈余宏就知道,事qíng紧急了。
这时,沈则远也从互市中得知,西燕大商人,正在隐秘地撤离倚邦,看样子,这些商人已经得到消息了。
综合这些qíng报,沈余宏不敢有任何耽搁,立刻告诉了萧若元。萧若元当即下令,安西府兵严阵以待,必要时刻,大永边境戒严!
与此同时,萧若元也给赵钰罡和谢同甫去了书信,让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萧若元的书信才发出去两天,赵钰罡和谢同甫都还没有回信,安西都护府的斥候,就传信了:西燕大军入侵!西燕大军入侵!
随即,斥候的汇报就更加详细了:西燕有三十万大军,司马昊御驾亲征,大军直扑莫窟山而来,目标正是文镇、昆州!
听到斥候的汇报,萧若元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一个个紧急军令,从萧若元的营帐中发出。
立刻将此军qíng上报京兆,八百里加急,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至京兆,让景兴帝和朝臣知道西燕入侵;立刻传书与赵钰罡,让西宁卫速来救援,同时还往岭南卫送了急信,向袁焕求助;大永边境立即戒严,从文镇到倚邦这一带,任何人都不得进出。滞留在大永境内的西燕人要全部控制起来;至于安西府兵,死守文镇,等待西宁卫和岭南卫援兵前来!
说起来,大永的两都护府各有五万兵马,平日里维持边境安全都没有问题,一旦有大军突袭,这些府兵就成了pào灰。
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在第一线阻挡外敌的入侵,等候各卫兵将的到来。
如今面对这样庞大的外敌军队,萧若元唯一的念头就是:死守!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文镇!不然西燕大军长驱直入,昆州、南州、桂州等地必定不保。
幸好西宁卫驻地就在昆州,西宁卫赶到文镇,只须一日的时间。十七万大军,加上各州的刺史府府兵,萧若元有信心守住文镇、守住昆州。
大永戒严的军令下达之后,文镇药材jiāo易市场,很快就从繁华热闹变得冷冷清清了。
此过程,有赖于文镇药市行会会长张经纶的帮忙。在接到萧若元的命令之后,张家迅速联合行会中的其余七家,文镇和昆州的药市,采取相应的措施,药材jiāo易是取消了,但是药市并没有因此大乱。
尤其是三七等军中所需药材,绝大部分仍在文镇药市行会掌控之中,也在杨步勋、胡氏安和堂控制之内。
除了文镇药市行会在积极行动之外,昆州刺史沈则敬,也带领昆州官员,做好战时准备。
昆州境内的西燕人,全部都被看押起来,以防当中有细作;没有户籍、新到昆州的百姓,也受到了昆州刺史府的严厉查问,防止另有动乱;昆州刺史府的六曹主簿,也根据各自的官职,做好粮食储备、百姓疏散等工作。
尽管沈则敬带领昆州官员,尽可能地稳定着昆州境内的秩序,但是战争的恐慌,依然不可抑止地在昆州蔓延。
百姓中开始出现两种qíng况。一种是无比害怕西燕军队,他们开始收拾细软,准备离开昆州,最好是逃得远远的;另外一种则是相信安西府兵和西宁卫,认为大永军队定能阻挡西燕的攻势,他们宁愿死在昆州,也不愿离开家园。
与这些百姓qíng况相对的,昆州官员中,也有人开始畏惧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