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谣_作者:桐华(207)

2016-10-11 桐华 宫斗文 古言

  霍、卫两军胜利会师于瀚海。为庆战功,霍去病决定在láng居胥山立祭天高坛,在姑衍山开祭地广场,准备祭拜天地。

  捷报传回长安,我虽不能亲见去病,可也能想象到他那副表面上冷静淡定,骨子里却志得意满的样子。现在肯定骑着马耀武扬威地审视着已经臣服在他脚下的匈奴大地。

  从小就听着舅父和匈奴人作战的故事长大,他从舅父教他第一次骑马、第一次挽弓起,就梦想着有朝一日站在匈奴的土地上俯瞰整个匈奴大地,而今,他的梦想实现了!

  霍去病人还未回到长安,他在祭拜天地时作的歌赋就已经传唱回长安。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

  国家安宁,乐未央兮。

  载戢gān戈,弓矢藏兮。

  麒麟来臻,凤凰翔兮。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

  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小风学着街上的人唱完后,我心中满是疑惑,戢gān戈?藏弓矢?

  天照嘴角噙笑:“此歌前三句实写,后三句虚写。‘载戢gān戈’出自《诗经·周颂·时迈》,把兵器都收藏装载起来,喻战事平息,从此后不再动用武力,此句还有歌颂天子英明贤德的意思,很应现在的景。但‘弓矢藏兮’没有写好,‘载戢gān戈’的下面一句原本是‘载橐弓矢’,霍将军的上句既然已经原文引用了《时迈》,下一句也应该照旧化用,这样才更暗示出原文接着的四海停战,赞颂周武王功绩的意思,也和下面三句相合。不过作为武将能写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九爷扫了眼天照,天照立即敛去了笑意,我边思索边道:“‘藏’字的确没有用好,一字变动,味道大异,不但割裂了全文原本借《时迈》表达四海无战事的喜悦和没有直接说出的称颂天子的意思,而且一个‘藏’字倒是更像从范蠡的警世明言‘飞鸟尽,良弓藏’中化用。”

  九爷的脸色一变,眼中疑惑,但看到我的神色,明白了他所想到的有可能是真的,露了一个恍惚的笑,笑容下却藏着绝望:“霍将军赞赏范大夫?”

  我轻轻点了下头,心中透出几分欢欣,可又立即担心起来:“陛下能看出这个‘藏’字的变动吗?”

  “全文就这一字而已,何况‘橐’和‘藏’在此处本就一个意思,你是因为知道霍将军赞赏过范蠡,所以能想到,整个大汉朝有几人如你一般了解霍将军?一般人应该都会把霍将军当成一个武夫,作文章时用词不当而已。”

  一旁的天照听到此处才明白我和九爷说的意思,脸刹那涨红,有点儿结巴地问:“霍将军又不是司马相如,为何好端端地突然作这么一首歌赋传唱回长安?”

  我道:“去病应该是借此歌谣试探陛下的心意。周武王是帝王中罕见的以武力威慑四海,却得到百姓爱戴的天子,去病明是赞誉周武王,实际却借了周武王表明自己的心意。”

  九爷垂目看着地面:“当今陛下对打仗用兵qíng有独钟,匈奴打完了,只怕还想打西域。可霍将军连现在没落的匈奴帝国都已经不屑一顾,又怎么会对欺负这些没什么还手之力的小国感兴趣?他想要的是如qiáng盛时的匈奴那样的势均力敌的对手。”

  天照愣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表面上看霍将军行事张狂随xing,似乎只知道一往无前,可就看此歌,从作歌到传唱回长安,霍将军的心思细致处不比一向行事沉稳的卫大将军差。”

  去病最大的聪明就是让所有人都以为他除了战争外其余都不够聪明,我心中几分得意,刚露了一丝笑,对上九爷的眼神,笑容立僵,嘴里竟有苦苦的味道。

  九爷扭过了头,推着轮椅向外行去:“我们不打扰你了,你早些休息吧!”

  再过十几日,去病就能回来,自他出征后,我一直悬着的心缓缓搁回了一半,可另一半却因为卫少儿和卫君孺的到来提得更高。

  这两姐妹一反以往的冷淡,对我竟露了几丝热qíng。原来刘彻想接我进宫待产,臣子的儿子一出生就拥有能同皇子比肩的圣眷和尊贵,她们是来道贺的。

  天大的尊荣和圣宠?!我看到她们的笑颜,直想拎起扫帚把她们都打出去,她们究竟懂不懂这无比的尊荣和圣宠之后的东西?是根本不懂,或根本不在乎?毕竟富贵险中求,卫子夫这个皇后又何尝不是做得饱受风刀霜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