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_作者:非言非默(91)

  “慧娘,富贵bī人你明不明白。陛下要用我卫家来牵扯王谢两家,不是我卫家说不gān就可以不gān的。既已上了船,哪容得我卫家后退,一退就是一败涂地啊。至于衍儿,你不要担心,他不碍事的。”卫老侯爷何尝不是在为卫衍的生死未卜担心不已,到此时也只能劝慰柳氏不要担心。此事从一开始就没有一点办法,那个人是皇帝,就算开始的时候他能把衍儿弄回家,皇帝为了皇家体面帝王尊严赐下一壶毒酒封口时,他们还不是一样得跪着谢主隆恩。而在卫家得到重用的今天,皇帝和卫家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至于衍儿的存在,则是彼此信任的基础,皇帝就算对此事再生气也不会还给卫家一具尸体的。

  “老爷……你就一点都不心疼吗?衍儿这些日子来不知道会受多少委屈,老爷真的一点都不心疼吗?”柳氏忍不住开始哽咽。

  “明日我入宫去求求太后。”卫老侯爷抵不住柳氏的眼泪,答应再去想想办法。不过这个办法有没有用他也没多大把握,近来这对皇家母子离合的境况好多人都已心知肚明,就算太后肯出面,皇帝给不给面子也是个未知数。

  卫老侯爷在太后那里一番哭诉,也或者是景帝实在是闹得太不象话,终于还是引得太后出面了。

  “皇帝,你若生气,把人责罚一顿也就算了。你若真的离不开他的身体不许他成婚就把纳入后宫也是一桩事。你现在不打不骂也没有任何名正言顺的理由却把人关着不放算怎么一回事?”

  “朕不明白母后的意思,朕把谁关着不放了?”

  “皇帝,你要任xing也要有个限度。采选的事本来就是皇后的职责,你却和皇后斗气拿内务府的官员开刀哀家也就不说你了。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他始终是你的臣子,你不许臣子成婚还私囚臣子若传扬出去要置皇家颜面于何地?”

  “母后,朕真的是不明白母后的意思。如果母后是在说卫衍,朕遣他出宫办事去了。朕不知道谁来母后耳边胡扯,不过私囚臣子这种事绝对是没有的事。”采选的事太后的确没有cha手,不过是冷眼旁观他与皇后斗而已。至于后面那件事,就算他真的任xing,又能把他怎么样?

  皇帝矢口否认到底,绝不承认有这回事,太后真的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只能叹气着放过他改召沈大统领入内问话。

  第35章失察

  “大统领这么久不来给哀家请安,莫不是连大统领也一直因那事在怪哀家不成?”最近一段时日,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虽然在人前他们始终保持着母慈子孝的融洽表象,但是暗地里的违和之处瞒不过身边几位心腹重臣的眼睛。故沈莫应召入内后,太后也懒得和他兜圈子,直截了当地问他。

  “臣惶恐。臣近来公事繁忙,疏于入内请安,还望太后恕罪。至于说到怪不怪的,臣以为太后多虑了,太后这么做也是为了江山社稷,想来陛下也是明白的。”太后可以直截了当,沈莫可不敢。

  天家母子失和的原因诸多,林林总总,复杂繁多,不过最主要的症结却只有一个。这个症结,太后明白,沈莫明白,皇帝一开始没能明白,不过事到如今恐怕也是慢慢明白过来了。

  “皇帝也许能明白哀家的苦心,不过他恐怕始终无法谅解哀家。”太后无奈地笑了笑。当时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她也是思虑又思虑,也想到过他日皇帝明白过来以后的反应,但是为了江山社稷,她最后还是决定那么做了。

  只不过她原以为皇帝至少要过个几年才会对此事有所疑虑,到那时候皇帝心xing俱已成熟,就算对那件事心存不满大概也不会有什么过激反应,没想到才过了短短数月皇帝就开始起疑。不幸中的大幸就是皇帝目前还只是私底下有所怀疑,虽借着行刑的机会派人去了趟幽州,倒还是没抓到什么真凭实据。若真的被皇帝抓到了什么把柄,以皇帝现在还稍嫌幼稚任xing的脾气,不要说一定会像现在一般凡事要和她在暗地里唱反调,怕连这表面的客气都难以维持下去。

  此事到今日这般田地,不知道是该庆幸她把皇帝教得太好,还是要头痛她把皇帝教得太好。

  “太后多虑了。”沈莫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打马虎眼。太后既然当日那么做了,就该估算到皇帝知晓那事后的反应,到如今就算后悔又有何益?

  “皇帝对哀家心存不满哀家可以理解,但是这不是皇帝可以不顾皇室颜面任xing胡闹的理由。大统领作为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无论如何也该好好规劝皇帝一番。”太后可以容忍皇帝在朝政上收缴权力的动作,却不能容忍皇帝在私事上荒唐到如此地步。可惜她的规劝,皇帝因为和她为那事在闹脾气,很明显是根本不肯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