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有相逢_作者:秦九郎(37)


  “什么太行山?”将军问。
  “蒲川的母亲,死在太行山最惊险的那一段路上。”丞相顿了顿,又说,“那地方确实不好走,我从泸州来的时候,也曾经从那里走过。连绵的大雾,散都散不掉。”
  “那里是什么要塞?”将军站起来,他在努力回想太行山的样貌,回想设在山谷中的那些关卡。将军很少去太行山,因为将军的辖地不在那里。
  丞相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我来的时候曾向当地的樵夫问路,他们说,那段路是从山西河南一带进入帝都的必经之路。”
  “那里我知道。”蒲川说,“我来的时候也是走的那条路,我记得,那天起了大雾,我有点不放心,就叫母亲现在山脚的客栈中投宿,过两天再动身。”
  将军倚靠在榆树下,歪着头看院中霜白的月光,鼻尖萦绕着花香,将军也叫不出名字。院子里忽然一片寂静,夜已经深了,只有夜出的鸟还在活动。
  “那你那个时候遇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吗?妖魔鬼怪,神仙道人之类的。”丞相随口问问,他只是想打发今夜无聊的时光。
  “妖魔鬼怪倒是没有,但我遇见了不寻常的大人物。”蒲川略一思索,回忆起当日里的情形,“我在山脚的镇子里遇见了贵族的队伍,那可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丞相听到最后,猛地警觉起来:“什么大人物,描述一下?”
  “他乘坐着六匹马拉的马车,四周悬挂着铃铛。周围是他的卫兵,前面的金吾卫执着朱紫旌旗,整整齐齐地穿过镇中最宽阔的大街。”
  “估计是皇族。旗帜上绣着什么字?”丞相问,他低头看袖子上精美的刺绣。
  “字?”
  “对,亲王出行的时候,旗帜上要绣他们的封地的名称。所以你看到的那位,封地在哪里?”丞相转过眼梢,看着柴蒲川,神色看不出晦明。
  蒲川说他当时在街上采买干粮,远远地看到队伍行驶过来,众人都拉他伏地跪拜,所以无法看到旗帜上的绣了什么字。不过那种气势,大概也只有天子能拥有了。
  丞相说那不是天子,天子出行,是六十四个人抬的轿子,华盖盈天,比藩王的队伍还要壮观。
  丞相撑着头,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没有理蒲川,转头问将军:“将爷,您困了吗?我想睡觉了。”
  将军抬头看看月色,月上中天,确实已经不早了。丞相歪着身子,看他的时候,眼睛里波光潋滟。将军再一次想起丞相那个笑容,把整个春天的生机都消融在里面,犹如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
  将军叹口气,丞相最大,丞相说他困了,那还能不陪着回去吗?将军喊蒲川回房休息,明早起来练功。蒲川一直在为母亲的事耿耿于怀,愤懑地离开了。
  “相爷,我陪您回去吧。夜深了,路上暗,相爷小心脚下。”将军把丞相虚虚地扶起来,丞相搭着他的手腕,指尖若有若无地从他手心滑过。
  将军觑觑丞相的脸色,他的嘴角有笑意,带着得意的神采。
  将军知道自己又被丞相占了便宜,但他心里愉快地接受了。
  穿过垂花门的时候,丞相抬手摘了一朵蔷薇花,放在鼻尖闻了闻,夸赞这花好香。将军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不点破,只是温温地浅笑,一路把丞相送回房中。
  “相爷。”将军抬起手掌,示意丞相把袍子还给他。
  丞相站在门槛里,看着将军的眼睛,装聋作哑,把手中那朵蔷薇花放在了将军的手心里。将军看看花,轻轻握住,又抬起另一只手。
  “鹤山,听话。”
  就冲着这一声鹤山,丞相说什么也要把衣服还给他了。但是丞相不,丞相这么要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输了气场。
  他把将军的外衣往自己身上拢了拢,肩上一片孔雀尾羽熠熠生辉。
  丞相看着将军的眼睛笑:“将爷,本官都送了你一朵花,那要不您就把这衣服送给本官吧。”
  “不行。”
  “要是不行,那只能麻烦将爷在我房间歇一宿,明早取走就是。”
  将军不再言语,他早就知道丞相的小把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中也。正好,将军的志趣也是在山水之中。
  将军睡在外头,他给丞相掖好被子,吹熄了灯,说:“睡吧。”
  那一夜没有风雨,将军做了一个梦,梦中有铁马冰河。回头望见有人站在山崖上等他,身后是一片盎然的花海,春天铺天盖地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从下周起三天一更,小天使们注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