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有相逢_作者:秦九郎(75)


  巨人一抬手挡住自己的面容,大踏步走进了门里。乌金的箭头像雨点一样砸在他身上,却未伤及分毫,入耳尽是金石碰撞的声音,叮叮当当,还带着微弱的火星。
  “那是什么人?为什么我们的箭头伤不到他?”门内守卫的士兵惊慌失措地问,回答他的是沉重的脚步声和时不时落下来的火星。
  巨人三两步就走到了操作台旁边,此时他的手中已经抓住了大把的箭镞,他抬起双臂,泰山压顶一般砸下来。
  人群四散逃离,巨人的手中的箭镞马上就要砸毁操作杆了,这时突然有人冲上来,他托着一具青铜大鼎,起码有千斤重,但那丝毫没有减弱他的速度,他跑起来的时候像旷野上的风。
  巨人翡翠色的眼睛瞥到了这个冲上来的人,他有点惊奇,下一瞬间,那人手中的大鼎就离手了,竟堪堪朝他的拳头砸过来!
  逼仄的空间里突然传来的呼呼的风声,那是青铜大鼎带起来的声音,它像天上落下来的流星,直接撞上了巨人的手背,硬生生将巨人的手臂撞偏了几米!
  巨人手中的箭镞歪向一边,扎进了墙壁上,万幸没有砸毁齿轮和操作杆,否则,外面的城门将一落而下,把城市彻底封死!
  托举大鼎的士兵抽出腰间的弯刀,加速起跑,他像一阵黑色的狂风,席卷而上。
  士兵踏着栏杆一跃而起,一刀砍在巨人的膝盖上,却不想这样的攻击对巨人是没有用的,一股巨大的后座力将士兵的虎口直接震裂!
  鲜血汩汩涌出,突然巨人一掌袭来,他被扫落在地上,一口鲜血登时就吐了出来。士兵的脊椎骨被摔裂了,他躺在那里,动弹不得。
  外面,站在飞檐上的小孩有点不耐烦了,他几次垂眸去看底下的景象,但城门仍然没有动静,城中却不断有人涌出。
  僵持一会儿之后,有士兵从城墙另一面爬上来,轻手轻脚地,突然跃上飞檐出现在小孩身后。小孩霎时矮身回劈,手中的弯刀在月光下夺人眼目。
  砍刀和弯刀纠缠在一块,士兵的武功并不赖,他出手的凌厉程度并不亚于对方。
  小孩在腾挪之间把自己的兜帽散开了,月光一下子照在他脸上,他确实只是一个小孩,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湛蓝的眼眸。
  士兵看到这样的面容愣了一下,小孩突然从他面前消失,在出现在他背后,一把涂满□□的匕首抹上士兵的脖子,眼中戾气横生。
  士兵躲闪不及,没伤到要害,但被割出了一条大口子。很快,伤口就开始腐烂流脓,从那里流出来的血液也变成了黑色。
  小孩腾起身子,一脚往士兵的胸口踢去。士兵虽有双手格挡,但还是被踹下了城墙。
  士兵坠落下去的时候,他看到小孩落在檐头,从怀中掏出螺号,对着天穹吹出了高昂的号角声。
  这声音像海潮,一声一声漫过了整座城市,再漫过整一片原野,荡涤万物。
  将军听到了这一声号角,他辨认出这并不是自己军队的号角声。将军快步走到垛墙边,他定睛透过黑夜往远方眺望。他的眼睛跟常人不太一样,在夜里他能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
  将军看到远方的军队骤然竖起了战旗,还有隐约的马蹄声,从天际传来。
  “弓箭手就位!”将军发出拉长的呐喊,“骑兵就位!准备迎敌!”
  月亮似乎升得更高了一些,浮云散去了,月光明亮地照耀北疆的旷野。月光下川河烟渺,山水路迢,年年岁岁没什么不同。
  军中的将士登上高楼吹响犀牛角做的号角,声音雄浑凝重,像千万人擂起大鼓,舞姬踏着鼓点凌波微步。这声音上升到碧落,再降落下来,天籁福音,高堂明镜。
  几个士兵撑起一人多粗的旗杆,上头挂着国家的旗帜。一阵大风吹起,云幡飘扬,旌旗蔽空,颜色鲜明如火烧云,在这样的黑暗中也照样生动夺目。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将军喊起刘邦的诗句,老爹还在的时候,每一次打仗,他们都会唱这句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很快,军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唱起了这句诗。许多个声音混合在一起,像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士兵们或拄着长矛,或按着腰刀,他们分布在城中个个需要守卫的点,隐藏在月光里,密切地注视着城中的动静。
  外头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士兵们闭上眼睛,一边祈福,一边屏息安静地等待。
  “弓箭手上弦!点火!放箭——!”将军大喊着下达命令,他的声音经过内力催发,可以很快地传遍整座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