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人就这样一步一步,不疾不徐,稳扎稳打,让他到最后就是不服气想要拒绝,也不忍心去拒绝了。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啊!”王耀祖不住地捋须感叹道,“将来的大周,必将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
韩彦笑着调侃道:“这话可不敢乱说!”
大不敬的罪名,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
王耀祖闻言哈哈大笑,笑罢,满是赞赏地看着韩彦,爽快道:“这桩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如果你能够代表余掌柜做决定的话,那咱们今儿就把书契给签了!也省得你再跑二趟。”
并没有再继续刺探韩彦的“底细”。
“当然!”韩彦朗然笑道。
心里却对王耀祖为商的“君子之风”颇为钦佩赞赏。 待双方签过书契,韩彦看了一眼底下王耀祖的签章,抬头笑道:“秀水河子镇作为与瓦剌交界的城镇之一,不出几年,必然会因为双方的边事成为一方重镇。
“王爷若是从现在起更加用心经营,将来定然收获匪浅。”
王耀祖闻言神情一凛。
他之所以知道朝廷准备重整天子秋狩以扬大周军容、国威,是因为有个在军中做参将的叔父,对于此类消息一向灵通。
然而韩燕一介平凡的读书人,余掌柜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掌柜,与兵事关系甚远,却也能够提前察知道这个消息,可见其深不可测,背后自有高人指点。
那韩彦在此时给出他这个建议,就绝不是心口胡诌。
王耀祖点点头,郑重谢道:“多谢韩先生提醒。若王某人将来能够再上一层楼,定然不忘记韩先生今日的相助之恩!”
韩彦笑着摆摆手,不甚在意地说道:“举手之劳而已,不足挂齿。”
可越是如此,王耀祖越是觉得韩彦,或者说是其背后之人深不可测。
如果说先前是为一时之利而答应与余掌柜和韩彦合作,那么现在王耀祖就单凭韩彦这一句话、这浑不在意的态度,想要彻底地将韩彦拉到自己的战船上来。
“如果韩先生愿意,或许北地的生意我们同样可以合作。”王耀祖诚恳邀请道,“别的不说,至少在秀水河子镇,在马市一行上,我保准韩先生吃不了亏,且还会大赚!”
韩彦笑着摆摆手,摇头婉辞道:“抢人饭碗的事情,是不道德的。”
王耀祖的地盘在秀水河子镇,在北地的生意主要是马市一行,这是人家赖以为生的大部身家,他当然不会去“贪婪”地借机分一杯羹。
“不过,如果有其他的新商机,在下倒是可以很愿意和王爷探讨探讨。”韩彦拱手笑道,“届时就要请王爷多多指教了。”
他要做的事情所需甚大,如果能够借此筹得一二经费,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王耀祖闻言连忙摆手,连声笑道:“不敢不敢。承蒙韩先生不弃,该是我多多谢谢您才对!”
言罢,双方相识而笑。
气氛比先前更加地融洽了。
两人就京城和辽东府之间的通讯往来的相关事项又商量了好半天,直到斜日西垂,这才愉快地结束会谈。
王耀祖亲自送韩彦出了王记马行,长伫目送,直到对方身影消失不见,这才折身回去。
白起则一路骑马相随。
路上,白起对韩彦如此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王耀祖之事,表达了自己的滔滔敬佩之意。
韩彦笑道:“商场之事,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这并没有什么困难的。”
你想要的,我恰恰有;我所求的,你恰恰也能够给,生意自然就成了。
“如果我的提议对方并不需要的话,那么哪怕我舌灿莲花,也未必能够说服得了对方。”韩彦笑道,“所以世人才有‘投其所好’一句嘛!”
“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正要做起来又是何其难也!”白起感叹道,侧身拱手郑重请托道,“往后还请韩大哥多多教我。”
韩彦朗然大笑,拱手爽快回道:“到时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