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_作者:画江(528)

2019-11-03 画江

    谢之仪一个出身草野的穷书生,全凭着勤学苦读、满腹才华才能跻身国子监,并且拜在祭酒大人的门下,为了博个好前程,自然是要多多结交韩彦这类人物的。
    不但见过,而且还要仔细揣摩此人的秉性脾气,以便深交。
    要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得到时任户部侍郎的岳父陈有良的赏识,并且将嫡幼女下嫁给他。
    所以虽然不过寥寥数面,但是谢之仪对韩彦印象极为深刻。
    先前两人不曾正面打过照面,而且韩彦又特地避免被熟人认出,微微修饰了妆容,十分低调,谢之仪自然也没有注意到他。
    但是一个乡野草堂的夫子,接连被元嘉帝召见,政治嗅觉敏锐的谢之仪少不得多关注一些。
    这一关注,便对眉眼分外梳洗的韩彦的身份起了疑心。
    等某日见韩彦和庄贤迎面相撞,停下来闲话时,谢之仪便愈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庄贤此人虽然随和洒脱,交友不拘身份,但是怎么看,他也不像是能够和一个儒雅风流的学堂夫子谈得来的人。
    除非,他们早就相识!
    再回想一下韩彦和庄贤在国子监读书时较劲的往事,眉眼间依稀有旧日风采的韩彦的真实身份并不难猜到。
    猜到了韩彦的身份,那小望之的出现也就格外惹人深思了。
    ——元嘉帝可以赏识韩彦和其同样作为学堂夫子的妻子,难道还会因此连他们的孩子也一并召见了吗?
    韩彦可是康平县乃至整个辽东府的名人,谢之仪随便找个当地的官员一问,便将韩彦一家三口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
    元嘉十七年秋,延嘉殿走水,端妃不幸身故;元嘉十七年冬,韩彦带着一个七八个月大的孩子来到獾子寨;而元嘉十七年的初夏,时怀孕七个多月的端妃不幸流产……
    仔细一琢磨,谢之仪心惊不止。
    再一联想庄贤这几年在京中的举动,以及庄贤和韩端明明不在随行之列,却疏通门路特意跟随元嘉帝北上“犯险”,谢之仪知道自己已经摸到了真相,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已。
    他再上一步的机会,已经摆在眼前了!
    从龙之功呐,那可是封官进爵的捷径!
    谢之仪心中澎湃不已,从第二天起,便借由同门之谊接近庄贤以及韩端,增进感情,伺机窥得先机。
    偶尔还借着不久之前同镇国公一起捉拿赵吉的交情,与其谈论朝政军事,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时有新警之论,引得镇国公赞赏不已,直言此人和韩彦不相上下,他日必然是大周朝堂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功夫下得足,自然见着小望之的机会就大了。
    谢之仪知道,既然上头直到现在都还一力隐瞒小望之的身份,肯定是有特别的顾虑,所以也不挑破小望之的身份,只是在遇到他时,格外地温厚耐心,又不时抛出满腹才学,引得小望之钦佩不已。
    等到镇国公和小望之提起谢之仪的次数多了,韩彦也不得不上了心。
    他虽然和谢之仪师出同门,但是因为常年随同柳真人在外游历,所以对于谢之仪其人并不是很熟悉。
    庄贤倒是在信里跟他提过谢之仪几句,字里行间除了钦佩谢之仪的才华,便是对其谨小慎微的感叹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谨慎自持的人,却在出京之前却一反常态,突然主动和庄贤交往频繁起来,如今又一而再再而三和镇国公攀叙交情,实在是有违常理啊。
    韩彦问过镇国公和小望之几句,两人都盛赞谢之仪的才华与能力,并无半点生疑。
    没有办法,韩彦只好悄悄找到了庄贤了解情况。
    到了那儿一问,这才知道,谢之仪最近非但频繁与镇国公往来,和小望之偶遇,而且还时不时地来和庄贤和韩端攀叙交情呢!
    “我觉得,这个人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谨慎谦和、简单仁厚。”韩彦皱眉迟疑道。
    庄贤看了看帐帘,见心腹依旧好好地守在帐外,遂低声应道:“谁说不是呢。我觉得,从八月底圣上诏令天下,要出京北上秋狩起,他就有些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