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妹妹期盼的目光,武侯无奈,转念一想,认真说道:“崔九郎这般年纪,却已是四品大员,阿妹可知道缘由?”
少女困惑,武侯继续,“因为崔九郎乃是圣人钦点的左金吾卫中郎将,前途不可限量,像崔九郎这样站在云巅的男子,怕是月宫的姮娥也敢娶得。”
月宫的姮娥吗?
少女明白了阿兄的意思,自己只是个长安城内平凡无奇的女子,终究只能将崔九郎当作夜空中的星辰来仰望,连喜爱也不配提及。
男子挺拔如松的背影消失在人海。
也许,这已是她和他今生最近的距离。
————
袁醍醐与高文珺一众人沉浸在小赢一局的舒畅中,并未察觉单笼金乳酥和婆罗门轻高面引发的一波涟漪。
涟漪在曲江池畔的入流筵席中,一圈圈荡漾开去。
眼尖的各家管事瞧见两家的仆役于女社筵席之间来回奔波,手提食盒,立刻明白了关键。
胆子大脸皮厚的,还有那些仗着平日里几分脸熟的,皆上前向两家仆役打探内幕。
单笼金乳酥和婆罗门轻高面的故事就这样流散开去。
世家筵席间的主宾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
崔湃陪着南北衙诸卫武将步入湖边筵席之际,正是涟漪荡到波峰的时刻。
席间有兵部、刑部、大理寺的同僚,众人起身向走在最前面的上位者问插手礼。
品阶最高的主位是右龙武军将军(从三品)苏恩泰。
想来今日朝中三品以上大员皆被进士团邀请登上楼船,出席船宴,借以拉近与上峰之间的亲近。
可不知为何苏恩泰这位北衙禁军的将军却出现在此处?
众人想问又不敢问,只能将目光投向今日的张席者,大理寺司直(从六品)卢祁。
卢祁爱张罗,在贵圈也是出了名。
谁叫他出身范阳卢氏,人脉甚广,各类人等各怀目地专门结识于他。
苏恩泰为官多年,怎会看不懂众人脸上欲遮还羞的好奇,他为人爽利,干脆自己解了密:“新科进士皆为三省六部分去,与我南北衙诸卫并无多大干系,某就不去场面上应付凑热闹啦。”
又不是跟着我干的人,没球鸟用。
众人明了他言下之意,表面上笑赞:“苏将军说得甚是。”
背地里都在吐槽苏恩泰行伍出身,文墨不精,看问题太狭隘,未来同朝为官,应该看得长远一些嘛。
卢祁饮下一口茶汤,压下笑意。
登科及第的进士中有一个人倒是还能让苏恩泰上心问一问。
“渤海郡王世子去的哪个官司?”
下首的卢祁回话:“据说是任的中书省右补阙(从七品),起草诏令。”
苏恩泰曲起一腿,执起一觥(gōng)酒,将手肘放于膝盖,回味道:“中书省,哼哼,谢家的动作真是快啊。”
陈郡谢氏的谢仁正是现任中书省中书令(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总判省事。
谢仁即是谢家五郎谢潺的父亲大人。
渤海郡,雄霸东北方,一方势力,各路人马皆想争取,谢氏已经拔得头筹。
卢祁眼角余光扫向崔湃,崔湃一副无所谓,好似他们讨论的不是渤海郡王之子,而是一个不起眼的普通进士。
青年才俊让苏恩泰回忆起往事。
“右补阙从七品,九郎在这个年纪已经是千牛卫校尉(正六品),执千牛刀宿卫御前,若不是圣人亲命入卫,九郎必是弘文馆生徒中登科及第的第一人。”
千牛卫,南衙十六卫其一,掌执御刀于大内宿卫,皆为勋贵子弟,少年入卫者不用参加科举便可出仕。
勋贵子弟多被世人看做以门荫入仕,所以,国子监出身的官吏始终觉得自己才有过硬的实力。
众人都在等崔湃谈几句肺腑感言,崔湃却没有接话,他只笑了笑,端起酒觥领头敬了苏恩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