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未冷_作者:酒徒(282)

2019-11-25 酒徒

    “多谢长官!” 没想到学兵营弟兄,能全给自己留下,李若水喜出望外。第五次郑重地给池峰城行礼。池峰城也终于解决了一件麻烦事,先笑着举手及额还礼,随即,又当场批了一笔物资和奖金给他,让他不必寻找理由,随时支用。

    有了这一笔物资和银元,学兵营阵亡的兄弟,其家人终于不至于连抚恤金都得不到了。那些受了重伤的,也可以从外边黑市上买到一些紧俏药材单开小灶。此外,因为以王云鹏为首的大多数纨绔,都脱胎换骨。邯郸城内的某几个头面人物,也都对李营长心存感激。明里暗里塞了不少钱财和物资过来,以求自家子侄在李营长的带领下,事业早日更上一层楼。

    当然,这些礼物和钱财,都包含了一些心照不宣的条件。那就是,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千万别再带他们的子侄去前线。恰好李若水得到过池峰城的保证,短时间内不用再动用学兵营。所以对送礼者的额外要求,也将错就错地答应了个痛快。

    于是乎,这个冬天,军训的口令声,就又在冀南山区响了起来。并且比先前还要整齐高亢。军训团的各项日常工作,也有条不紊的陆续展开。几乎一切一切,都比预先想象的顺利了,除了一样,那就是,李营长的中校军衔,却迟迟没有任何回音。    第四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 (五)

    “二战区司令部那边到底是怎能回事儿,对丧师辱国者不给惩罚也就罢了,对有功之臣居然也如此怠慢?这样下去,将来再有恶战,谁还敢带头拼命?!”

    “可不是么,一个中校而已。难道还得营长花钱去上下打点一番,才能过关?!”

    “司令部那边,不会把给咱们营长请功报告,给弄丢了吧?否则营长早就该变团长了。”

    “要不,咱们真的花点钱儿去活动活动?我爸可是说过,咱民国就像一台旧机器,哪里不抹油,哪里就犯卡!”

    “不如直接去问池师长,二十六路留守河北这边的,就数他官儿最大。他不能光让咱们营长干活,却连个准话都舍不得不给!”

    “就是,池师长这事儿做得可不够意思……”

    早就在城里给李若水订好了庆贺高升席面儿的王云鹏等公子哥,被二战区司令部的“高效率”拖得心头发堵,只要凑在一起,就忍不住大声替自家营长打报不平。

    “没事儿干就去练兵,你们也都是带队的军官了,别老背后议论上级!” 李若水本人虽然名利心不太重,但毕竟才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身上棱角还没被磨圆,也觉得战区司令部那边的做法,对自己,对整个学兵营,都有失公平。然而他却不能跳起来大声提醒上司自己被刻意遗忘,只能强迫自己和王云鹏等人,将精力都用在对溃兵和新兵的整训上。

    “估计不是卡在战区司令部那边,而是卡在了南京。那帮老爷们,估计已经因为淞沪战场的溃败,急得终日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再管这种小事。” 同样迟迟未获得褒奖断和升迁的王希声,倒是比李若水看得开。找了个没人注意的机会,悄悄向后者介绍自己得出的答案,“我听人说,淞沪会战,鬼子那边的伤亡情况,远不像报纸上说得那么严重。倒是咱们这边,参战部队几乎全都被打残了。接下来的江阴保卫战,胜算极为渺茫。南京政府已经放出风声,准备迁都。这当口,能抽出功夫来处理你我这种芝麻官的升迁问题,才怪!”

    “估计是如此,嗨,上海那边没守住,山西又丢了一大半儿。国民政府那边,如今肯定方寸大乱。早知道这样,真不如刚开始,光顾一头!” 李若水非常同意他的分析,叹着气连连点头。

    比起国家灭亡之祸,他个人的生死荣辱,都微不足道。跟更何况即便不升中校,不做团长,军训团的事情,也一直是由他当家做主。肖团长非但不会在旁边指手画脚,通常情况下,甚至连面儿都懒得露,权当他自己只是块牌位!

    “岂止是方寸大乱?恐怕已经顾不上山西与冀南的任何事情了。” 王希声对局势的看法,比他还悲观两倍,也叹了口气,低声补充,“九十八军那边,有师长至今还挂着少校军衔儿。五二九旅在忻口正面防守十四天,三千虎贲打剩几百。中央政府那边,至今也没顾得上给他们任何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