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种面具自然不是为了隐藏身份的普通面具,而是防毒面具。
至于那些炮弹,自然是毒气弹。
之前他根本没有想过使用毒气弹,因为他不可能在自己国土上使用这玩意儿,不管是对付对手,还是对付清军,都太伤天害理了。
可热兰遮城不一样,虽然这里也是大明疆土,但是这里生活的全部是荷兰人,而且距离大员岛还隔着台江。
所以即便使用了毒气弹这种大杀器,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至于会对荷兰人造成更大的伤害,那就不是他要担心的事了,此时不用,放着也是浪费。
德军在二战战场上几乎没有被爆出有大规模使用毒气弹的纪录,但不能小看他们毒气弹的研制水平和储量。
大名鼎鼎的沙林就是德国人在1938年发明的,他们很快发现其军事价值,并投入生产,但是在二战的战场上德国人并未真正的使用。
有多方面原因导致德国人不敢首先大规模在战场上使用毒气弹,但他们从未减少过毒气弹的生产和储备,所以军火库中有毒气弹也很正常。
而防毒面具,也是德国士兵的常规配备,他们自己不首先大规模使用,也要防止敌人会首先使用。
但最终,盟军也没有使用毒气弹,所以军火库中作为预防反击的毒气弹就这样储存了下来,现在要被唐宁拿出来见见光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用这种东西是违背道义的,所以唐宁准备给荷兰人一次机会,他派人将自己的一封劝降书送到了热兰遮城。
劝降书有两份,一份是大明文字,另一份是荷兰文字。
当然,这荷兰文字的那份是随军而来的翻译书写的。
劝降书表达的意思无非就几点,首先声明大员乃大明疆土,新军收复自己的国土是天经地义;
第二点,痛斥荷兰人对大员的残暴统治,大量生活在大员的汉民请求新军将荷兰人赶走;
第三点,明确告诉荷兰人,新军此次发兵大员势在必得,荷兰人只有失败一途。
如果不想让年轻的荷军士兵失去生命,只有选择投降一途,新军会优待俘虏。
最后一点,唐宁明确告诉荷兰人,自己有一种非常厉害的大杀器,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毒气,可以通过大炮发射。
唐宁还非常贴心的告诉加龙中了毒气弹的症状和痛苦程度。
他给了荷兰人一天的时间给出明确答复,否则就视其拒绝了投降。
做到这般,唐宁觉得自己已经仁之义尽了。 拿到劝降书的加龙直接无视了前面的内容,荷兰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所谓的毒气弹上面,他们现在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唐宁是不是真的有这种东西。
如果有的话,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说的那般厉害。
“这只是恐吓,如果唐宁真的有这种武器,肯定不会告诉我们,会直接使用。”
“唐宁无耻的偷袭我们,怎么会告诉我们他有这种武器,早就用来偷袭我们了。”
“他肯定是被我们坚固的热兰遮城给吓住了,想欺骗我们投降,绝对不可能。”
“他想让我们投降,只是想尽快的结束战争。因为他清楚,他的敌人正在南下,要不了多久就会攻击到他的领地,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消耗在福尔摩沙。”
“是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唐宁就会主动撤军。”
“是啊,要是他没有占领福尔摩沙,自己的领地再被敌人占去,他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可怜孩子。哦,想想都让人兴奋。”
“哈哈,如果他无家可归,向我们投降的话,善良的荷兰人会给他一个温暖的家。”
“哈哈……”
说到最后,他们居然还发出了一阵欢快的笑声。
总之,他们不相信唐宁有这样的武器,也不认为唐宁会这般好心。
或者说,不亲自见识见识,他们是不可能这般轻易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