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已经发生,须尽快找出对策。
“汉军果然不可信,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大多是汉军或汉臣留守。此番贼军大举北犯,如不派遣精锐支援,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恐皆不保啊。”
“说得轻巧,我八旗军,已有四旗在外,如果要阻拦敌东西路两军,至少要派出两旗精锐主力。”
“如果再派出两旗,留守京师周边便只剩两旗,近在咫尺的山西可有不少汉军,谁敢保证他们不会趁京师防守空虚起什么其他心思?”
“那就把山西总兵姜瓖的人也调出去……”
清廷第一次遇到了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最大的难题:防守。
努尔哈赤成势之后,几乎一直处在进攻方,充分的发挥出了游牧民族的骑射能力,不用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防守那是明军需要考虑的事情,所以清军的作战自由性非常高。
可现在,入主中原之后,他们就在占领和统治广阔的地域。
要尽力保住陕西、河南、山东,以拱卫京师的防御,维护他们的统治。
所以他们也不得不开始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在多尔衮的赞同下,清廷又派出了两旗主力,正红旗和镶蓝旗。
然后,又抽调蒙八旗及山西的汉八旗共十余万人,组成十五万大军。
以正红旗主将满达海,镶蓝旗主将济尔哈朗分成两路分别阻击唐宁派出的东西两路大军。
而在清军援军刚南下两天后,从广东和福建驶来的庞大船队也顺利的进入了长江。
船队的数量超过五百艘,其中排水量超过三百吨以上的船只超过两百艘,这些船只还运来了大量的物资。
但是,这些物资并没有卸下来。
唐宁还组织大批人力将应天府收集的物资继续往一些运输船上装载。
这一忙就是几天,秦拱明率领的一万五千白杆兵,和韦正良率领的近两万狼兵也先后抵达。
稍作休整,便纷纷登船。
晕船的士兵登上排水量超过五百吨,甚至是一千吨以上的大船。
装满物资和士兵的船只迅速驶出长江,进入大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很多人不知道,唐宁本人也隐藏在其中,他亲率八千新军精锐。
另外还有吴三桂、尚可喜部、明安达礼部等原北方军队大都被抽调。
这些可以说都是精锐,总兵力共超过六万人,动用那么多船只和物资,绝对算得上是大手笔,所以唐宁要亲自坐镇。
为了防止自己离开后留下权力真空会让某些不轨之人做什么小动作,他还特意将宋云舒和吴殳从广东调过来,并且将广东、福建的新军万余人也调至应天府。
同时,新军的情报部、参谋部等重要机构,全部移至应天府,以便更方便的统领和指挥全军作战。
新军这般明目张胆的大规模动作,自然瞒不过多铎的耳目,他惊骇的同时,又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他不知道唐宁此举的目标是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是北上。
可偏偏,水师是大清最不缺乏的,就算有心要去追踪或是阻击,也很难做到。
无奈之下,多铎又只能派人快马加鞭的向京师去汇报。
在多铎送的情报还未抵达京师时,清军南下支援的镶蓝旗首先与新军的东路军在山东南部交战了。
两日后,另一路也与西路军在河南南部交战了。
新军用铁丝网、拒马、壕沟等布置出了严密的防御阵形,以逸待劳的静待清军发起进攻。
清军既然又调集两旗南下,自然是想着尽快的稳定局势,先解决东西两路的战斗,再去支援豫亲王多铎。
因为他们拖不起,拖得越久,对大清越是不利。
面对新军的这种阵势,两路清军发起了一次次进攻,汉军、蒙军和满八旗轮番上,皆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