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他唐宁是想要收编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自然不能将事情做绝,毕竟这一代人也是满州的精英,如果丝毫不给脸面,难保他们日后不会生出其他心思。
毕竟,就连大明的一些软骨头,在投清之后,也因为一些不公,最终选择反叛,何况那些更要硬气的满州精英。
因此,唐宁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礼亲王直接问了,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首先,大清年号就此废弃,顺治必须退位,降为亲王,文武百官遣散。皇室其他成员最高可享受亲王同等级待遇。”
“其他亲王、郡王等皆可保留爵位,但须为大明尽心效力者才可享受同等待遇。”
“满八旗各军,必须接受新军整编。新军准备整编二十个骑兵师,每师若万人,如不意外,满八旗皆可编入骑兵师,为大明开疆扩土,建立功勋。”
“我唐宁一向珍惜人才,爱惜人才,不太注重出身。只要你们尽心为大明效力,汉、满、蒙等各族皆是一家,我们一起为建立一个大大的大明,而一起努力。”
说到这里,唐宁停了下来,看着代善道:“礼亲王殿下,我这些条件,可还满意?”
代善正要说话,却听唐宁说道:“礼亲王殿下,这是我的最终条件,不可能再增加。”
一旁的豪格插话道:“礼亲王,光明王殿下,已经非常有诚意了。若论罪,我们这是反叛,被追究起来,很多人都是要被灭族的。”
豪格这些话确实没错,努尔哈赤本是大明的臣子,却拥兵造反,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代善微微看了豪格一眼,最终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看到了唐宁的决心,以眼下的处境,确实也无法再提出其他要求了。
否则的话,一旦惹怒了唐宁,可能连这些条件都别想拥有。
他也从刚才的简短谈话中看出,唐宁此人虽然年轻,但行事果决,也确实注重人才,且目光非常的长远。
唐宁虽然只是说了一句汉、满、蒙各族将是一家,但他从这里就可以听出其野心,接下来,必然是征服蒙古各部。
如要征服蒙古各部,满八旗精锐,确实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唐宁才公开表示会组建骑兵师,也表明了对满八旗的看重。
但是,也只是看重,如果清廷想以此作为筹码,那就错了,所以才毫不犹豫的表示这是最终条件。
作为大明的光明王,比之曾经的皇叔父摄政王更加权势滔天的存在,说出的话,自然是一言九鼎。
于是,代善就带着唐宁的最终答复,又返回到了清廷的阵营中。 代善带回的消息让清廷喜忧参半,喜的是,唐宁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
忧的是,大清要完了,再无翻身之日,至于唐宁答应的条件能不能完全兑现,也无法定数。
毕竟,真的投降之后,唐宁就是刀俎,自己就是鱼肉了,即便唐宁当场反悔也没办法了。
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他们也只能往好的方面想。
当一个人承认自己失败,决定要投降后,心态上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越来越妥协。
最终,清廷以少数赞同多数,选择了投降。
孝庄皇太后携着年幼的顺治,率领群臣多尔衮、济尔哈朗、代善等浩浩荡荡百余人前来唐宁阵前请降。
唐宁率队出阵迎接,神色很平静,倒是他身边的诸将和参谋,大多难掩脸上的喜色和傲气。
孝庄头戴华丽的凤冠,一袭九凤穿牡丹的凤袍,神态雍容。
她带着年幼的儿子福临向唐宁施了一礼,其身后的众臣也都躬身行礼。
孝庄牵着福临的手,对着唐宁不卑不亢的道:“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率众罪臣特来拜会光明王殿下。”
孝庄没有再提大清,更没有以皇太后自居,首先在称呼上做出了改变,一些细节上就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
即便已经承认失败,就没必要去刻意的保持某些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