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朝外头看了看,对着李雏凤说:“你呀,也长大了,心中已经有了成算,哀家也不拦着你,哀家只要你好就是了。”
李雏凤一听眼眸里出现了笑意,脸上却有些笑的扭曲。
太后一看,嫌弃的把她按在了自己的腿上:“快别笑了,比哭还要难看。”
“母后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就好,只要到时候,那些在咱们身边养大的孩子,我还就不信,不能笼络住他们的心。要是女儿的能力够强,女儿就修改咱们大梁的规矩,让大梁的公主也有继承权,只不过生下的孩子,必须是随着咱们李家的姓。”
李雏凤的一席话,说的太后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好好,只要你好好的,不管做什么哀家都支持你。只是万事要小心,没有完全的把握的时候,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李雏凤点头:“知道,母后,女儿现在就是在为母后,为女儿的将来谋算一切,总会能达到我们想要的哪个结果的。”
太后看着如此坚定的李雏凤,欣慰的用手轻轻的抚摸她的头发,心中却是想着‘即如此,那她也为她的安儿的远大报复搏一搏。’
“凤儿,哀家这里,有先皇的一道留下的遗诏留给你,说的就是要是你能撑起整个大梁,就让哀家给你,要是你撑不起来,就不要给你。”
李雏凤有些诧异的抬起头,看着太后。
太后低头看着她,语重心长的说:“淮安,先皇是为你好,你撑不起咱们大梁的话,这些东西与你而言,也是无用,只有你心里想要为咱们大梁付出,而且想要掌握大权的时候,才能给你帮助,你知道吗?”
李雏凤敛下眼睑,她的心里此时却是一团乱麻,原身的情绪在影响着她,让她的心头充满委屈和愤怒。
她知道这是原身的情绪,但是她只能尽量的遮掩,避免太后看出端倪。
太后是什么人,她在后宫里待了这么多年,还能看不出这个她一手养大的女儿想的是什么吗?
“淮安,你不要觉得委屈,就想你之前一般,无论母后是怎么的骂你,怨你,你都是尊循自己的想法,对于朝政不理不顾,让辅政大臣把持朝政,更是不管百姓死活,不顾祖宗家业,就算哀家给了你,你也不会留着,只会拿着满脸的不屑于顾。”
李雏凤听太后如此说,她心中的情绪此时委屈和愤怒,已经变成了,羞愧,她的脸微微的泛红。
“淮安,哪怕你不做这个皇位,哀家也不想你把祖辈打下的江山给断送了,只是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无法回头,就好像我和你父皇,把你说成儿子这样的事情,就是没有了回转的余地了,你明白吗?”
此时李雏凤心中的情绪已经恢复了平静,她有些羞愧的对太后说,:“母后,女儿刚刚冤枉您了,希望您不要见怪。”
说完,深深的跪在地上,给太后磕了三个响头。
太后听了她的话,生生受了她的响头,眼圈红红的的,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淮安,你能看明白,母后心中就是高兴的,你让哀家不会无脸面对列祖列宗。”
说完,就直接起身,把李雏凤扶了起来。
太后往外看了看,就站起身来,拿下了头上一直带着的碧玉簪子,在她做的椅子扶手上,轻轻的一戳,就露出了一个可以放下圣旨的暗格,从里面拿出了一个有着旧的圣旨。
这就是先皇的遗诏。
太后拿了出来,看了一会儿,就递给了李雏凤:“你拿去吧,把它用到改用的地方,而且你看了也会明白,好多事情,先皇都已经做了安排。”
李雏凤的手有些颤抖的接过了遗诏,心里不断的冒出一个声音,要是上一辈子,太后就拿出了这个遗诏,恐怕她和太后就走不到那一步。
太后看李雏凤接过了遗诏,一脸疲惫的对她说:“拿着回去看吧,看完就烧掉,先皇临走前,叮嘱的,一定要烧掉。”
李雏凤拱手,就退了出去。
七嬷嬷看到李雏凤出来,就一步走上前去。
李雏凤对着七嬷嬷说:“七嬷嬷,你进去伺候母后吧,她现在累了,给她煮一碗参汤,让她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