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嫂。”走得近了,齐王先朝唐细抱拳问好。
唐细这才意思着朝他福了下身子,算是还了礼。
“三弟也是来看母后的吗?”
齐王艰难的从嘴里挤出一个字来:“是。”
唐细又关心他道:“不日三弟便要迎娶王妃了,不知大婚准备得如何了?”
齐王面露不耐之色,淡淡道:“多谢皇嫂关心,一切妥当。”
“那就好。”唐细也不见得那么想关心他,不过是恰巧碰上了,意思着关心一二罢了。
面子上过得去,唐细倒也不再说什么,只先转身迈进坤宁宫。齐王见状,拧着眉心,故意落后她数步,不愿同行。
果然郭昭训去长春宫的事在唐细入坤宁宫前皇后就知道了,唐细一去,皇后就冲她发火,数落她。
唐细早在来之前就做足了心理准备,倒不觉得有什么。皇后说她,她就低着头任皇后说,皇后说累了自然就不说了。
“淑妃也不知道是练就了什么邪术,果然会蛊惑人心。”皇后冷哼,“本宫原以为太子妃是个好的,不曾想,也不过如此。”
唐细低低答:“儿臣并非在意淑妃,儿臣只是在意东宫的颜面,在意太子的颜面,怕外头人会说太子半句不好。”
皇后问:“也就是说,允许郭昭训去长春宫,是太子的意思?”
唐细忙道:“是儿臣的意思。”又解释,“太子近日忙于朝政,后宫中的事情,太子从不过问,一切都是儿臣做主。”
皇后又是一声冷哼。
这次的事情闹得大,孟家的人次日就知道了宫里的情况。为了这事儿,孟老夫人还特意跑进宫来一趟,也有理有据把说了一顿。
皇后虽然不在意淑妃,但始终在意这个后位的。淑妃那个贱人打的什么主意她知道,所以,只要有她在一日,她是不会让淑妃得逞的。
皇后无意再多计较淑妃一事,因此对唐细这个儿媳妇也就是责骂了几句,没什么过分的责罚。
况且,她的子良就要娶妃了,大喜的日子里,她也不希望被别的事情影响心情。
子良是齐王的字。
正与齐王说了几句,外头宫人来报说:“娘娘,李贵妃和魏王妃来请安。” 对于李贵妃, 孟皇后也不见得多喜欢。不过,有郭淑妃在前头比着, 孟皇后自然对李贵妃要好些。
这李贵妃也很会做人, 两面不得罪。她知道淑妃还算得宠,所以私下里并未疏远淑妃,但也没因为与淑妃走得近就疏远皇后。对李贵妃来说,不论是淑妃,还是皇后, 都是她需要花心思和精力去维持关系的。
所以, 她前几日才去长春宫探望过淑妃,心里到底也怕因此得罪皇后, 所以, 紧接着就带着自己入宫请安的儿媳妇魏王妃来皇后的坤宁宫问安了。李贵妃是宫女出身, 打小就伺候在皇帝身边, 到了年纪就做了皇帝的女人。
皇宫里长大的女人,从小见得多接触得多,自然会比较擅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贵妃今儿来, 就是捧皇后的。
其实对皇后来说, 李贵妃和不和淑妃走得近, 她倒不在意。左右,她也没把李贵妃当作自己人。
本来就是个外人,她就算与淑妃交好点, 又与她何干?皇后心里不是太计较, 但偶尔生气的时候倒也会稍微牵连贵妃那么一点。
但迁怒的话, 就不仅是贵妃了,别的妃子也会迁怒。
所以,对孟皇后来说,李贵妃并不重要。
在皇后面前,李贵妃的确没有竞争力。虽说她是皇上的第一个女人,但自从皇后嫁进来后,皇上便心里眼里只有皇后。
皇后家世好,长得更是好,年纪又比贵妃轻一些。而且皇后哪怕如今岁数大了,眼角额头也渐渐有了纹路,但她依旧是美的,而且很美。
放眼整个后宫,能在容貌上压得过皇后的,还没有。
所以,听宫人禀告说贵妃来了的时候,皇后只懒懒道:“让她们进来。”
李贵妃为人圆滑、讨喜,她的讨喜和淑妃的讨喜不一样,淑妃是温柔文静听后,她则是会说话,能说很多漂亮话来哄人开心。当然,这些漂亮话,也就只有位份比她高的,或者说与她同等级的妃嫔才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