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怀璧_作者:杜冒菜(81)

2019-12-27 杜冒菜 年上

可平溪崖闻言仿佛丝毫不觉唐突,仰头看着他,不似那会儿一般笑着,更有几分内敛应道:“该是难过的,从此往后便没了爹爹。但嘴里难过,心里却不难过,不想念也不伤怀,还比从前安心了。”

平怀瑱立时驻步不前,捏着他的手紧了紧,眸里诧异,低声告诫道:“不可对外道出此话。”

“太子哥哥问,我才肯说的。”

幸而平溪崖身后随行之人离得尚有几丈远近,周围人声嘈嘈,当无人听去这番言辞。平怀瑱未料无意出口之惑会得来这般答案,蹲**子轻声向他又问:“缘何安心?”

平溪崖学他压低了话语声:“父王总是凶巴巴的,时常冷眼睨我,对母妃也不好,我不喜欢。”

“对王妃不好?”

“不好,”平溪崖摇头,如实相告,“父王每与母妃争吵,便将母妃锁在房里,令许多侍卫守着院子,连我也不许见呢。”

平怀瑱满心震诧,偏头与李清珏一望。

少顷,他轻拍平溪崖双肩,眸色肃然,二度告诫:“今日所言,切不可为旁人道,可记下了?”

“嗯,记下了。”平溪崖偏头笑一笑,“太子哥哥,我自是不乱讲的,是你问,我才肯说。”

平怀瑱倍感意外:“为何?”

“母妃要我信你、敬你、对你好。”平溪崖好玩似的捉着他一小丛发缕,绵软手指亲昵缠绕其中,一口稚嫩童言惊起满池涟漪,“母妃道,除了她,太子哥哥该是我最紧要之人。”

天上地下,街头巷末,顿如万籁俱寂。

第四十三章

平怀瑱忘了那夜是如何回到宫里,只记得承远王府厚重府门之外吊着盏盏刺眼白笼,墨黑“奠”字如魑如魅,如魍如魉,化作承远王一双不瞑血目,讥笑瞰他。

旭安殿几座楠木阁柜被平怀瑱翻得一塌糊涂,书籍墨宝狼藉满地,蒋常闻声而至,见那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无一不是平日里太子爷极为珍惜的宝贝,连忙跪地拾捡,小心翼翼地拍着尘灰,观其脸色出言试探:“太子寻找何物?”

平怀瑱置若罔闻,李清珏于旁亦不予半字,直至半晌之后动静俱止,平怀瑱缓缓展开手中一卷长画,凝眼其上,沉吟许久,蓦地侧首将蒋常唤近身前。

蒋常双臂怀着一叠书册卷轴,忙仔细搁在书桌一角,闻声迎上前去,俯身从他手中接过画轴,这一眼望去才见画上是一眼熟孩童。

“瞧出什么?”

平怀瑱所问之话并无异样,只是面上沉沉一片,令他莫敢妄言,分外谨慎地想了又想才迟疑应道:“奴才眼拙,除太子爷自幼生得聪慧灵俊,未瞧出旁的什么……”

话未尽已见太子变了脸,神情愈发难看,惊得他捧画跪下,唯恐道错半字,当即闭口噤声。

平怀瑱强压心中震撼,但管令他:“将你方才所言,再说一遍。”

幽寒语气似落他满身,蒋常虽怕失言,却不可违命不遵,咬了咬牙低声再道:“奴才眼拙,除……太子爷自幼生得……”

平怀瑱骤然失态,忽将画轴从他手中夺回,往冷硬墙面狠狠掷去。柔软画纸不堪折损,被撕裂两处,皱巴巴地跌落地上。

蒋常俯首告罪,只听得耳里传来太子极为不平之息,良久闻一“滚”字,顿如蒙大赦,躬身退离寝殿。

临去前又听李清珏冷静唤他,嘱上半句:“谨言慎行。”

“嗻,奴才明白。”

李清珏颔首允他离去,从不疑他忠心,深知平怀瑱亦是如此。

蒋常跟随太子十载有余,如何忠主,平怀瑱自是比谁都更要清楚,也正因如此,才不惧于把这忌讳疑思赤裸裸地摆到他跟前。

今夜太子发了这场无名怒火,蒋常无辜遭其殃及,至此不知缘由——那生事画卷所绘,从来都不是幼年的平怀瑱,而是如今的承远王世子,平溪崖。

从前李清珏一眼之下亦曾认错,那时平怀瑱只觉有趣,分毫未作他想,直至今日,淋漓真相若隐若现,终在眼前。

多年以来,王妃缘何予他怜爱,缘何涉险为他暗传密信,又缘何与承远王长年不睦……诸多疑窦,如今皆已有理可寻。

难怪皇后明知承远王府疑点重重,却不许他加以追问,当日那一句“神鬼不侵”,所言之意竟在于此。

当真可笑,好笑!

还道何太子生母难产罹难……宏宣帝同母胞弟与之生隙……这宫里日日上演的究竟是怎样一出谬戏?怎样几出谬戏?

倘若世人知晓当朝太子竟是不伦野种,可还会对他称誉有加,当他天命临身?

平怀瑱低低地笑出声来。

平溪崖不过三两句无忌童言,便令他一朝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