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千依百顺地依偎到他怀里,语调透出撩人的妖意:“皇上喜欢皇子还是公主?”
“都好,都好……”他喉中莫名的发紧,“你的孩子,朕都喜欢。”
她甜甜地笑一声:“宁沅想要弟弟,可臣妾更喜欢女孩子,淑静和昕芝臣妾都很喜欢,乖巧又聪明。”
他不说话,只温柔地拥着她,搭在她肩头的手用了几分力感受她的存在,搭在她后背的臂膀却不敢用劲,怕使她不适。
温存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唤来樊应德:“快去传旨,晋窈婕妤作昭仪,为九嫔之首。”
她却即刻坐起来:“不要!”
他过来,她微微颔首,呢喃低语:“昭仪是庄妃娘娘坐过的位子,她早年侍奉姐姐多年,自臣妾入宫后又对臣妾照顾颇多,臣妾素来对她心存感激。目下她虽已位至庄妃,臣妾也还是不愿占了昭仪的位子,以示恭敬。”
这话并非随口胡说。本朝的妃嫔品秩虽看似只是寻常高低分别,但历经几代下来也多了些不成文的规矩。在这些“不成文的规矩”里,有些位子是不同寻常的,譬如正一品贵妃、从一品之首的惠妃,还有九嫔之首的昭仪。
贵妃自太祖起,便是一朝皇帝终其一生最多只封两位;惠妃与昭仪则大多不重复授人,哪怕原有的那一位已离世或者再行晋封,再升上来的嫔妃也会将这位子空着,挑后头的名号来用。
夏云姒不愿破这个例,以免平白伤了与庄妃的情分。
言罢她便垂眸静等,想他若给他个昭媛或淑仪便罢了,若非觉得九嫔之首的昭仪才行,那她宁可他先“欠”着,等来日她生产后直接封妃。
却听他道:“你说得有理,可不让你居于首位,朕总觉得差点什么……要不这样,你等上两天,朕令拟个名号为你加上,算与昭仪齐平,但又不占昭仪之位。”
这倒令夏云姒心下好生诧异了一番。
九嫔变十嫔,这是为她连嫔妃品秩也改了,她倒没料到他会为她这样做。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左传》第一篇:就是夏云姒很久以前在皇帝面前故意念错过的那篇,《郑伯克段于鄢》。 夏云姒没再作推辞。
皇帝愿意赐下一些殊荣乃是天恩, 她原该好好谢恩接受。推了昭仪的位子不过是因虑及庄妃,再退却一次就不合适了。
便见他温润而笑:“那容朕好好想想。”
而后他就回了紫宸殿继续料理政务,却是当日晚上便又来了,将想好的位份说与她听:“贵仪可好?”
“贵仪。”夏云姒侧首想一想,莞尔点头, “好听。”
皇帝释然:“那便是贵仪了。”
说罢就让樊应德传话给礼部, 另命尚仪局着手准备册礼, 礼数比照九嫔之首的昭仪即可。
言毕他回过头, 目光重新定在她面上,看她若有所思地盯着他看。
“看什么?”他挑眉回看, 她侧倚榻桌,柔荑婀娜地支着额头:“不能说呢。”
他笑一声:“卖什么关子, 快说。”
她悠悠垂眸:“那皇上要恕臣妾无罪。”
皇帝轻哂:“寻常说笑, 哪有什么罪不罪,说来便是。”
眸光流转, 她睇向莺时, 莺时会意, 垂眸深福, 领着宫人们安静告退。
御前宫人们见状自也识趣,同样沉稳地向外退去, 一方宽阔华丽的寝殿顿时只余二人。
他仍看着她,她眨一眨眼, 绕过榻桌, 侧坐到他膝头, 他就势揽住她的纤腰,她笑音轻盈,抬手勾住他的脖颈:“臣妾好奇。”
他眯眼:“好奇什么?”
她便一分分凑向他的耳际,身上的熏香扑入他鼻中,令他目眩神迷。
“臣妾好奇……”她语调抑扬顿挫,听来妩媚无比,“皇上近来……对臣妾似乎格外殷勤,为什么?”
“殷勤”这样的字眼用在九五之尊身上,可以说是大不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