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可实了?”贾母向薛姨妈问了一句。现在荣庆堂的丫头都让王熙凤给换了个遍,外头的消息轻易递不进来。贾元春进义忠王府的消息,还是贾母早先留下的一步闲棋捎回来的。
所以林沈两家得了赐婚旨意、两家女眷都得了太后赏赐这样满京皆知的事儿,贾母还真是头一次听说。看吧,这就是自己的好女儿,连这样的喜事都不知道来向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报喜,难道自己还能少了她的贺礼?
“来人,去问问琏二奶奶,林家得了爵位她知不知道,可送了贺礼?”老太太向外吩咐一声,又向王夫人道:“明日咱们去给敏儿贺喜。”
王夫人巴不得这一声,只要让她见了贾敏,管她是喜事不是喜事,哭也要哭得她答应去替元春求情。
只是王夫人与贾母都选择性的忘记了十来天前,京中那般动乱也没让人去问候一下贾敏,家中没有成年男丁可受惊了没有,反而还要让贾敏来将军府,这样行事贾敏是不是心生了芥蒂。
她们想不到,薛姨妈母女更是不知情,只想着林家眼看着越来越兴盛,自己也该上前儿才好:“老太太明日何时去看姑奶奶,我们也有一份薄礼道贺。”
王夫人却不愿意薛姨妈搀和进来:当日薛蟠闯下祸事,妹子是怎么在自己面前哭求的,还历历在目,怎么愿意让自己哭求别人的窘态落到一向不如自己的薛姨妈眼里?
她抹抹眼角:“我们姑奶奶家行事与府里不大一样,就是我与老太太去也得先下帖子。”
贾母被她提醒,又向外道:“去与琏二奶奶说一声,明日我要去贺姑奶奶,让她给林家下帖子,再准备轿马。”
王熙凤得了信儿,嘴里不由冷笑出声。贾母与王夫人忘了,她可还记着呢。而且她相信贾敏也没忘了那事,没见林家得了圣旨,也没上将军府来报喜?可见姑母是真的恼了。
说来王熙凤自己也觉得此事办的不大地道,别人不说,贾琏可算是人家林如海拉拔起来的,那日竟然也没主动提出去看看姑母,难怪人家寒了心。
“去回老太太,就说府里的贺礼已经送过去了,若是老太太心疼姑母,还要另送,只管准备就是。等老太太定下出门的时辰,只管来告诉我。”王熙凤不紧不慢的向贾母两次打发来的人说道。
明知道贾敏已经与府里离了心,王熙凤哪儿能不早早备下贺礼,再派了体面人送过去?只盼着姑母大人不计小人过,看着老爷与二爷的面上再原谅一回吧。
贾敏掂着手里的帖子,不知该喜还是该恼,往日老太太都是让人直接来唤自己过去,今日竟然想着送帖子过来,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可惜这俏眉眼注定要抛给瞎子看了,贾敏为难的对林之孝家的道:“老太太想走动走动,自是极好的。只是皇后娘娘懿旨,明日召我与玉儿进宫,不能在家里迎候老太太,你回去回老太太,改日我再下帖子请老太太吧。”
林之孝家的满面堆笑:“皇后娘娘召见,是多大的荣耀,姑奶奶自是要进宫的,就是老太太听了也只有为姑奶奶欢喜的。”
贾敏闻言也只好一乐,自己的母亲自己还能不知道?就算是皇后娘娘召见,怕是也觉得自己有意推托。别人如何想自己也理不得,只望着儿女好吧。
什么时候,老太太在自己心里已经成了别人,贾敏来不及细想,只让人赏了林之孝家的,就让人叫过黛玉来,与她说起进宫之事。
黛玉已经知道了赐婚之事,虽然不是那些扭捏作态的轻浮之辈,可也有些害羞。听到母亲召唤,带着丫头过来才知,明日自己母女要进宫谢恩。
这次能不能见到那位十二公主呢?这是黛玉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又想十二公主是太上皇之女,应该不会出现在皇后宫中,这才安下心来,听贾敏说了宫中晋见的规矩,又一起看了明日的穿戴,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姑娘。”雪雁手里捧了一封信进来:“公子送信过来了,定是告诉姑娘宫中之事,这下子姑娘不必担心了。”
黛玉与沈越通信,林如海与贾敏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她自己院子里无需藏着掖着。黛玉大方的接过信来:“蔼哥哥也没见过皇后几次,怕是不知道皇后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