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沈越明里的打算,因大皇子没在,自觉与沈越关系最好的五皇子便越过三皇子开口道:“你即想印东西,何必那么费事。内务府也有印邸报的地方,让他们替你印出来就是了。不比你自己现建个印书馆来得方便?”
对呀,自己怎么就忘了内务府?这一国的能工巧匠,不说全部都在内务府,大部分集中在那里还是可能的。沈越知道自己如何改良这印刷效率之事,就着落在内务府身上,可面上还要带些畏缩:
“上次臣成亲时,借用了内务府的人力,却得了别人弹劾,虽然分辩清楚了,现在想来还是心有余悸。所以还是自己找人手慢慢来吧。”
三皇子此时终于插得上话了:“上次不过是有小人做祟,见不得我们兄弟同心。你要印沈太师遗作,正是文坛盛事,大家该鼓起性来。”
他是皇子里出了名爱读书的,说这番话时更是意气风发,眼中光华闪烁,大有要随着沈越一起大干一场之意。四皇子仍是实在人:“小沈大人将那印书馆的地址选在哪儿了?若是缺人手只管说话。”句句也不离帮忙之意。
六、七、九三位皇子则是别样心思,六皇子问的是沈越想投入多少财力。七皇子要的是与内务府的人一起去替沈越监工,最好能让他亲自上手。九皇子则要沈越多印些术数之类的书籍,他这么一说,三皇子也强调应该多印些孤本善本。
见八皇子一直没有说话,沈越也要问上一句:“八皇子是觉得臣这印书馆有不妥之处吗?”
八皇子自与四皇子一起办事以来,性子好象开朗了些,身子也不似往年一样病弱,听到沈越问自己,想想才道:“世家与读书人,皆以得古籍善本为乐事。若是按着三皇兄所言,多印孤本善本,那孤本不孤,便不见其珍贵之处,不是要让存了孤本、善本的人吃亏吗?”
三皇子自己也是好藏书之人,听八皇子一说,脸上就有些热:“倒是我想的不周到了。”
沈越却摇了摇头:“八皇子所虑,为的是那藏了孤本、善本之人所忧,是八皇子心存仁善之故。可是八皇子想过没有,那孤本在一人手中珍藏密敛,只供一人或是一家参读,然后敝帚自珍,密不示人。多少人想求一观而不可得,多少前人真知灼见就此泯于世间。”
“若是将这些书印出来,则可供多人参阅,让天下读书人可以都领略前辈们的学识,从中有所得,则我朝文风必将为之一盛。”
“还有九皇子所言,要多印些术数之类的书籍,更是说到了重点。现在说起孔明的木牛流马,鲁班的绕梁飞鸟,大家只能凭空想象。若是当日有人把这几样东西制做之法记载成书,那制做之术便可一直流传,而不是今日这样望洋兴叹。”
七皇子听得眼睛都亮了起来:“小沈大人也会印关于机关制造之书吗?”
沈越眼里就现出坚定的神色来:“只要有本可依有据可考,可利天下百姓苍生,便印又如何?!”
七皇子与九皇子听了满眼放光:“那好,我现在就回去收集这样的书。”说完就要走。
沈越苦笑着拉住两人:“两位皇子留步,皇子们雷厉风行让沈越感动,可是别说这印书馆还没建成,便是建成了,印什么、如何印、印完之后如何发放、存于何处等事,都要一一想清楚,不然,”说到这里沈越脸上更苦:“不然臣一人之力,可是赔不起呀。”
三皇子脸上现出不赞同的神色:“小沈大人刚才还说,若利天下百姓与苍生,印之何妨,现在就说起银钱赔赚,岂不流于世俗?”
你不世俗你别吃饭穿衣好不好?沈越强忍着没给三皇子一个白眼,这位心思可比二皇子细腻多了,还是得和他讲道理:“三皇子有所不知,这印刷不管是工匠还是所用纸墨,无一不要用银子。这且不提,左右臣也是要建这个印书馆,本就做好了准备。”
“可是沈越准备的,只够印些先祖遗作,或者再多印些,就是些三百千等插画书籍,为的是孩子们不以启蒙为枯燥之事。再剩下的,臣若有余力,也可一一印来。只是天下书籍浩如烟海,若是不加选择的一一印来,臣是着实支撑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