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沙石飞扬而起,阻挡了李自然的部分视线时,黄芩人到尺到。在快到李自然近前时,黄芩又猝不及防的一个鱼跃而起,往前一扑,落地后当即又是一个翻滚,掌中铁尺一抖,迅即无比地敲向李自然的脚背。
这一招,黄芩是有备而来,也是他思考了多日的格斗路数。
说起来,格斗之技千变万化,但无论是刚入门的擒拿摔跤,还是已臻化境的炼神还虚,直至元神出窍,都可依形式分为站立和地趟两大类。一般来讲,江湖上的绝顶高手都心气颇高,不可一世,从来瞧不起地趟格斗的技巧,只擅长站立格斗的技巧。但正因如此,他们往往会在遭遇战中,被擅长地趟格斗技巧的一般高手杀得片甲不留。黄芩深晓此理,所以曾经在地趟拳上狠下过一番苦功。
此前,他还曾多次回忆在‘箩坑’时同李自然的那次交手,详细地回顾每一个细节。他认为李自然的功力精纯,更兼有一身道术,还可以‘元神出窍’,而且功力上胜过他和韩若壁不止一筹,这些方面都是他们难以超越的。但是,在地趟格斗的技巧上,黄芩自负有相当的造诣的,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克制李自然,所以他才一上来就采用了别人瞧不上眼的地趟招数,希望可以出奇制胜。
如他所料,这一套战法还是很有效果的。
显然,李自然对地趟拳没甚研究,而黄芩大概也是这世上唯一一个擅长地趟拳的绝顶高手了。就见,李自然‘波波波’地连发了三掌,怎奈地上的黄芩滑溜如鱼,一掌都没能打中。而黄芩却一招紧接一招地威胁着李自然的双足。
黄芩的铁尺歹毒得很,敲得尽是孤拐、足跟等地方,李自然的护体罡气再厉害,也护不住这些个犄角旮旯,因此不敢硬扛,只得狼狈地先闪避开来再说。
就见,他刚刚才惊险地避开了黄芩的铁尺,韩若壁的‘寒冰剑’又向他的上三路招呼了过来,一时间,李自然居然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眼见情势不妙,李自然怒‘哼’了一声,‘波波波’的对着沙地猛轰出了几掌。顿时,沙地上留下了几个又大又深的坑洞。这些突如其来的坑洞严重妨碍了黄芩,拖慢了他在地面上行动的速度。
一旦失去了发招的速度,黄芩对李自然的威胁就小了许多。
慢慢的,以多打少的黄、韩二人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说到底,还是李自然在实力上要大大的胜过他二人,是以,此消彼长之下,他们就显得越来越不妙了。
☆、第46回:一力降十会厚重克千变,袖手为争先飞钱破宝箓
当然,对于黄、韩二人而言,越是情况不妙,反而越能激发起他们殊死一搏的心性,是以一时间二人俱顷其所能,全力施为。李自然见状,自然也不敢托大,也是绝招尽出。
眼见,这片长滩之上,三名当世的绝顶高手抵死相拼,再无半点保留。可以说,三人使出的每一招、每一式无一不是惊世骇俗、震古烁今的精奥绝学。
这样的一战,不说是百年难遇,至少也是几十年难得一见,江湖上不知有多少武人只要能够瞧上一眼,哪怕打破头,拼了命也觉值了。只可惜这一战偏偏在个鸟不生蛋的荒岛上,唯一的观众只有李自然的那个唤作‘仲文’的徒弟。虽说大多数精妙之处,‘仲文’怎么瞧也瞧不明白,但就能瞧明白的那一鳞半爪,已足令他受益匪浅了。
此刻,黄芩已把‘流光遁影’之术施展到了极致,黑暗中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团弥散、扭曲开来的黑雾。黑雾的高度仅仅到膝盖处。显然,这是因为黄芩在施展‘流光遁影’时,仍保持着把身形压得极低的 ‘地趟拳’的路数。他持续不断地环绕在李自然的身前身后,令李自然脱身不得。而且,这团黑雾中偶尔还夹杂着点点闪烁不定的乌光,那无疑是黄芩的铁尺在寻隙进攻。
不过,这轮拼斗中,担当主攻角色的并不是黄芩,而是韩若壁。
韩若壁的双颊显出微红,鬓角隐有汗迹,但呼吸还算平稳,气力也颇为绵长,足见此番恶斗虽已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离最终的决胜时刻还远得很。
这当口,韩若壁的双眸寒光闪闪,头顶上逐渐形成了一团白蒙蒙的雾气,手中的宝剑‘横山’发出哧哧作响的真气,周身衣袂翻飞,散发出一阵阵侵人肌骨的寒流。看来,借助海岛上充沛的水气,他的‘六阴真水神功’发挥出了无以伦比的威力。与此同时,‘横山’上的剑招更加精奇难挡,一招紧接一招,连续不断的施展出来,宛如大河长江般绵绵不绝,又如行云高风般自然而然,一连十数招,招招都是‘快活剑’里的绝杀--‘得兔忘蹄’,而且每一招‘得兔忘蹄’都不尽相同,简直是应时而生,应势而生,没有任何重复,真可算是达到招式变化神妙之极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