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联手,最讲究配合,如果配合得不好,反而互相牵制,缚手缚脚。本来,黄芩主攻下三路,和韩若壁的剑招并无冲突,虽说力量分散了,但配合方面仍算得上天衣无缝,可是,此时一旦定住身形,站立而起,就必须退到韩若壁的剑光范围之外了,否则即会影响到韩若壁的进攻。
如果有精通合击之术之人在场,难免会生出疑惑,为何黄芩不与韩若壁联手,一起进攻李自然的上三路,或者干脆进攻他相对薄弱的某一路,如果那样的话,进攻的成效恐怕要比现在大好几倍。连兵法上都说,避其锋芒,抓其弱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可见,集中全部力量,进攻敌人的某一点,以点及面,是最为有效,也最凌厉的进攻方式,也最能快速地打开缺口,争取到主动。
其实,这一点,黄芩岂能不知?
只是,韩若壁的‘得兔忘蹄’出手之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且覆盖的范围又极为广阔,是以,想去配合韩若壁的剑法联手进攻,纵然以黄芩之能,也是力有不逮的。
少了黄芩的助力,陡然间,韩若壁剑上的压力猛增,顿时连‘得兔忘蹄’的变化都变得滞重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黄芩抖手将铁尺交至左手,既不作势,也不开声,‘呼’的一记劈空掌拍了出去。只听‘嗖’得一声,空气中如同金刃劈风一般,发出了一声尖锐的厉响。
他这一掌,掌力雄浑无比、凌厉无比,简直好似有形之物般,直奔李自然的肋下而去。
李自然心里不屑地冷笑了一声。
在他看来,刚才黄芩贴身而上以铁尺进攻,多少还能对他构成一定的威胁,而似现在这般和他拼‘劈空掌’真是有点儿如同儿戏了,以他那蕴藏元神的神奇掌力,难道还会怕迎面而来的、以先天真气为基础的‘劈空掌’吗?
只见,他的左手一划,翻腕一拍,立时,一股淡红色的掌风仿若惊涛狂浪般卷了过去,不但顷刻间把黄芩的这一掌化于了无形,而且其后的劲力依旧不减,气势汹汹反攻向黄芩!
李自然的掌力反守为攻,疾袭而至,当真是强悍至极。
见对手的掌力反袭而来,黄芩不敢怠慢,立即纵身向后退开,企图以距离消减部分的掌力。
但是,李自然的这股掌力居然没有因为距离的拉大而有任何减弱!
黄芩哪敢硬接?立刻移形换位,避其锋芒。
这样看起来,黄芩一开始的战略其实是对的,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只有尽量贴近李自然,才可能为他和韩若壁创造一些进攻的机会,而一旦拉开距离,李自然的掌风威猛无俦,他们就连一点儿机会也没有了。
但是,黄芩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
既然他早知如此,却特意跃到三丈之外,又怎能没有计较?
眼见,黄芩不死心似的,绕着李自然连续攻出了三五掌,均被对方反袭而回,不但无功而返,还由于没能给李自然施加压力,使得韩若壁那边的情况变得困难了许多。
转瞬间,黄芩脚步不停,身形已换至李自然的身后,抬手又是一记‘劈空掌’。
这一掌与之前的几掌不同,劈出时,黄芩的掌心中隐有一道青光一闪而过。
一枚青钱,飞速地旋转着,裹挟在掌风之中,闪电般袭向李自然的背心!
这一下,黄芩暗中下手,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偷袭!
虽然感觉到了黄芩这一掌的掌风有异,但李自然自恃在掌力方面已经占有了绝对的优势,是以浑然不惧,依然如前般还是一掌拍了回去。他预计黄芩必定仍是不敢硬接,所以只用了八分力道,心里想着只要能够压制住对方就足够了。
既然黄芩根本不敢硬接他的掌力,而且打出的‘劈空掌’只不过是以骚扰为主,他又何必再做无谓的消耗呢?
可是,这一回,李自然是大错特错了。
瞧见李自然那淡红色的掌力隔空劈来,黄芩吐气开声,口中大叫了一声:“来得好!”同时,一掌迎了上去。这一回,他不躲不闪,拍出的手掌上迸发出‘元神御力’的无上玄功,罡气逼人。
出乎李自然的预料,黄芩竟硬接下了这一掌!
这一次正面相击,双方都是以元神御力,掌力中阴阳共济,蕴含着天地万物间最本原的奥秘。
掌力相交的霎那间,阴对阳,阳对阴,彼此抵消湮灭,竟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不但这一掌没有声音,五丈方圆之内,突然间声光俱灭。
刹时间,黄芩、韩若壁及李自然三人好像置身于密封的黑牢、暗室中一般,听不见任何声音,也瞧不见任何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