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快春秋_作者:绾刀(121)

2020-02-15 绾刀 强攻强受

黄芩静默了一瞬。

江紫台回头又笑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你该好好把握。”

黄芩迈步跟上他,道:“好机会还是留给别人吧,我粗人一个,上不得台面,能做一方捕快已是知足了。”

江紫台知他不愿替江彬做事,寓意复杂地回望了他一眼,道:“人言可危,有关我义父的风言风语想必也刮到了高邮。”

黄芩道:“该是人人自危吧,孰好孰坏,百姓自有公论。”

江紫台边下楼,边叹道:“唉,看来我是说服不了你了。”

黄芩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我无福消受。”

几人下楼后,很快离开客栈,往江府而去。

江彬的府邸规模宏大,堂、亭、台、阁、轩、室一应俱全,且占地颇丰。府内随处可见往来巡逻的一队队勇丁家将,戒备极是森严。

宽敞的偏厅中,左右两侧站着些打扮或文或武的客卿、家将,江紫台复命后也立于一旁。

整个偏厅里唯一坐着的人,就是案桌后、主座上的江彬。

黄芩立于堂下。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江彬。

江彬,年纪四十有余,一张脸须得两边看:右半边,刀眉入鬓,虎目显威,英武之气极盛;左半边,骇然有个巨大的、有结有瘤的疤痕,奇丑无比,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但是,他却似是炫耀一般,头颈向右微微侧过,偏生将左半边脸毫无遮挡地显露在所有人面前,仿佛那处不是丑陋的伤疤,而是他的荣耀。

原来,几年前,河北群盗以刘六、刘七为首造反起事,后横行京师,京军不能自治,于是调戍边军队入京抗击。当时,江彬位列大同游击,随军入京,战斗过程中被一箭射中脸部,他拔箭再战,表现英勇。待贼乱平定后,戍边军队回调原处,喜好武力,时常做将军梦的武宗,就把江彬和武状元许泰一起留在了京师。此后,江彬攀附钱宁,进而被举荐给武宗,武宗得知他脸上伤疤的来历后,竟越瞧越是欣赏,如获至宝。另外,江彬能言善辨,行事又极得武宗心意,自是愈加得宠,渐渐将个脸嫩皮白的钱宁也比了下去。

黄芩瞧着这个百姓口中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之人,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江彬上上下下地端详着面前的青年,微微颔首道:“刚才我还在想,捕快营里出身的黄捕头该是个什么模样。现下瞧见,虽说输了几分英武,倒也称得上一表人材。”

在他眼里,从来就没人能比他英武。

他这话一出,黄芩暗吃一惊,道:“将军知道我?”

江彬从案桌上拿起一叠文书,递给身边站着的一位细眉细眼的文士打扮之人,道:“罗先生,拿给他看看。”

罗先生将文书接下,转递给黄芩。

黄芩拿在手中,迅速翻看了一下,不由脊生冷汗,惊悸不安起来。

那里面记载着,他从初入捕快营,到在营中学习,再到各项评定,缉拿过什么人,参与过什么案子,以及后来调至高邮的种种细节,无一不足。

他第一次意识到江彬也许真如世人传言的是个混蛋,但一定是个极精明厉害的混蛋。心底深处,他生出了一种恐惧,只怕在同此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稍有不慎,自己那些不愿被人发觉的小秘密,也可能会被连根挖起。

江彬道:“黄捕头可看清楚了,有无什么错漏?”

黄芩叹了声,道:“佩服,佩服。”

他这句话倒是由衷而发。

江彬对他的反应很满意,道:“我知道你对林有贵此人很感兴趣,不过,想管他的事,首先要证明你有足够的能力。”

黄芩疑道:“此话怎讲?”

江彬道:“他的事,对我来说,是有些头痛的。而你如果没有解决这件事的能力,我根本不必与你多废唇舌。”笑了笑,他又道:“意外地多了个帮手,我没有意见。不过,平白多一个听众,实在是毫无乐趣可言。”

黄芩点头,道:“有道理。关于我的能力,不知将军想怎么证明?”

江彬哈哈笑道:“直率!我喜欢。不知黄捕头有没有胆色,与我座下的几位客卿切磋一下技艺?”

黄芩毅然决然道:“如果只有这样才能令将军把林有贵的事全盘托出,在下当仁不让。”

江彬淡然道:“既是以武相搏,难免伤及身体,黄捕头想是已有自觉。”

黄芩点了点头。

江彬想了想,又道:“常言道,事不过三,我们就以三局定胜负。这样安排,黄捕头可觉勉强?”虽是问话,听起来却更象决定,不容人稍有异议。

黄芩摇了摇头,道:“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