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诧异道:“‘紫电金针八面风’的紫电?”
韩若壁点头道:“他有一根紫金打铸的禅杖。”
一面回想着那根禅杖的模样,他一面又道:“你说那根禅杖若是舞动起来,会不会象一片紫色的闪电?”
黄芩笑道:“就因为一根紫金禅杖?你也太疑神疑鬼了吧。”
但有那么一瞬,他的眼中流露出向往之色。
韩若壁‘啧啧’两声,道:“反正他已身患恶疾,恐不久于人世,想确定已是不可能了。”
脑中灵光一闪,他又道:“你说金针蓝诸若是出手,能不能治好承信大师的恶疾?”
“这谁知道。”连打了好几个哈欠,黄芩阖上眼,道:“我只知道天亮后就要上路,还是抓紧时间睡一会儿为好。”
说罢,他翻过身不再理睬韩若壁,沉沉睡去了。
☆、第7回:避雨财神庙惊现奇女子,有意献文墨代拟退婚书
第二日,黄、韩二人起了个大早,稍加梳洗后,叫来伙计,点了些包子、稀饭、面饼、咸菜、花生、果脯之类的吃食进来房内,对桌而食,准备吃饱了就动身。
黄芩一边埋头长啜大嚼,一边似乎想起了什么,抬头问道:“你觉没觉得这扬州城里好像出了什么事?”
韩若壁边吃边咕哝道:“没觉得呀,怎么了?”
黄芩停下吃食,仔细把先前在码头上连一个混世的破落户都找不见的事说道了出来。
韩若壁不慌不忙地点了点头,一面手上比划,一面把嘴里的食物咽了下去,再以布巾擦了擦嘴,取了根剔牙杖剔了剔牙,才道:“原来你说的是这一桩啊,那我还真知道一些。”
黄芩很感兴趣地抬了抬下巴,道:“不妨说来听听。”
韩若壁道:“你可晓得,扬州城里最近来了一个不明路数的江湖客,不知为何,到处找扬州四鹰之一的‘渔鹰’余大海的麻烦。听说,双方冲突过好几次,余大海那边似乎吃了点儿亏,是以,为避免麻烦,他已下令,暂时不许手下的青皮混混们到处乱窜了。我估计,你先前过的那个码头就是余大海的场子,他的手下都得了命令避风头去了,当然瞧不见人。”
黄芩寻思一刻,皱眉道:“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余大海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里又是他的地盘,那个江湖客想同他斗,怕是难上加难了。”
韩若壁捡了粒花生,剥着花生壳,笑眯眯道:“你又不认识那人,操的哪门子心。”
黄芩笑道:“我不是操心,我是想知道那人到底是什么来路,能有如此本事,居然敢在余大海的地盘上和余大海玩硬的。”
韩若壁‘扑哧’一笑,道:“你倒是会大吹法螺,绕着弯儿夸自己有本事,就不怕吹破了不好收拾?”
黄芩微微一怔。
把剥出的花生粒扔进嘴里,韩若壁瞥他一眼,边嚼着花生粒,边悠悠接着道:“我记得,好像某条从高邮州游过来的强龙,也曾在余大海这条地头蛇的地盘上撒过野来着。”
他说的自然是黄芩前次大闹‘财星赌坊’一事。
黄芩‘嘿嘿’笑了两声,道:“本事岂是能吹出来的?”
说这话时,他脸上肤色如常,瞧不出任何不好意思,看来面皮虽白,却是不薄。
韩若壁见状,探过身子,伸着脑袋,凑上来看向黄芩,神神秘秘地道:“那人的来历我也不清楚。但据说......“话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她是个女子。”
黄芩又是一怔,道:“当真?”
韩若壁缩回头去,又坐正了身子,轻笑道:“那女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和余大海的人干过好几次架,周围的看客没有成百上千,总有十几、几十吧,断不会有假。”
黄芩微微沉思了片刻,心下生疑道:“一个女子为何要找‘渔鹰’的麻烦?她是孤身一人吗?有没有帮手?”
韩若壁摇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像‘渔鹰’那样的人物,明里是一方豪霸,其实,背地里做的都是些没本钱的买卖,比起我的买卖,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次,若说是江湖上的仇家跑来向他寻仇,倒也说的过去,一点儿不稀奇。另外,根据我得到的消息,那女子应该是单干的,没甚帮手。据说,一开始她打上门去时,手底下还是挺有分寸的,并没有太过。后来余大海动用了官家的力量,欲把她赶出扬州城,不想这一举动把那女子惹毛了,她见在城里的客栈呆不住,就干脆撤到城外,接连挑了余大海好几处码头,打伤、打残了他的许多手下。余大海叫苦不迭,又没有别的好法子,便只好叫手下的混混们暂时闭门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