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快春秋_作者:绾刀(912)

2020-02-15 绾刀 强攻强受

踮起脚,几乎像勒住了一般以右臂紧紧环住黄芩的脖子,韩若壁挑眉一笑,问道:“有什么好消息,还不快说?”他那稍显急切的语气里带着一种装出来的威胁。

黄芩故意挺了挺脖子,眨了眨眼,硬是叫他又等了一会儿,才‘嘿嘿’笑道:“我得到一些线索,怀疑可能和‘小天师’赵元节有关。”

奖励似地用另一只手揉了揉他的脑袋,韩若壁道:“果然是好消息。”

显然不习惯被人捣鼓脑袋,黄芩挣脱出来,轻斥道:“别胡闹。”

韩若壁笑着作罢了,又拉他到桌边,倒上一碗凉茶递过去,道:“喝口茶,坐下详说。”

黄芩捧起碗,一口气喝光后,神秘道:“嘿嘿,昨日夜里,我跑了一趟韶州城。”

“我说起夜时怎不见你。哈哈,其实,我老早猜到了。”韩若壁含笑点头,道:“说实在的,黑灯瞎火的,你跑去韶州城里查探什么?”

黄芩得意道:“这韶州城里一共有大大小小共十四家客栈,昨夜,我摸黑跑了个遍,查看了各家客栈住店的客人登记的路引情况,但并没有发现任何疑似赵元节之人。”

“你深夜进城竟是为了这桩事?”韩若壁佯作轻吁一声,道:“一夜连走十四家,若是每家顺带点儿东西出来,你这势头就快赶上大盗‘一卷空’了吧。”

听出他在讥讽自己,黄芩瞪他一眼,道:“你以为我是你?”

“若是我,才不会想出这么劳神又没用的笨法子。”韩若壁笑道:“我说黄捕头,你又不是不知道,赵元节一干人等这次出来颇为隐秘,怎可能用真的路引文书?九成九和咱们一样,是伪造的路引,拟造的假名。既然如此,你又怎么可能从客栈登记的路引情况上查出他们的踪迹?”

黄芩微微摇头道:“话虽如此,但他们的假路引上,仍可能注明了出发地是江西,不然从江西出来还是有些小麻烦的。”

歇了口气,他又道:“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点可能性。

“说得倒也有些道理。”想了想,韩若壁道:“那么,你从路引上有什么发现没有?”

黄芩道:“我发现,路引上注明从江西来的住客只得七人,但以我的经验看,这七人中没有一人可能和赵元节是一伙的。”

韩若壁边思考,边仿佛自言自语地小声道:“也许赵元节和我们一样,花了点银子,找了户农家住下......那便很难追查到了......”

面上带着一种庆幸的神气,黄芩放慢了声音,道:“原先,我也是这么以为的。不过,今日我又去城里寻了几个蛇鼠攀谈,虽然没能问出赵元节身在何处,却得到了一条极不寻常的信息。”

等的就是这一句,韩若壁嘻嘻笑道:“怎么,黄捕头的关子总算卖够了,功也向我表足了,肯说到点子上了吗?”

黄芩不服气道:“干什么要向你表功?我不过是把来龙去脉说清楚罢了。”

其实,心底里,他还是有那么一点儿表功的意思的。

韩若壁两手一摊,歪头笑道:“好吧好吧,只当我自作多情好了。你快说。”

黄芩道:“我得到消息,就在几日前,‘南华帮’的帮主郑坤出了一趟城,据说是去丹霞山上的‘赤松观’了。”

韩若壁手摸下巴,一面寻思,一面惑然道:“听上去,这件事确实有点儿稀奇。按说,‘南华帮’和‘解剑园’大战在即,不容懈怠,身为‘南华帮’帮主的郑坤却在这种时候,莫名奇妙地跑去一座道观,总不会为了烧香拜三清吧。他究竟为的什么?弄得什么玄虚?”

黄芩提醒他道:“还记得我说过的吗?赵元节只要出现在韶州,就绝对瞒不过‘南华帮’的耳目。你不要忘了,赵元节可是个道士。如此,郑坤再跑去‘赤松观’,不会令你联想到什么吗?”

韩若壁的那双大眼睛登时亮了亮,双掌一合,道:“我懂了!你的意思是,赵元节现下就藏身在‘赤松观’内。”

黄芩道:“是不是真的,目前还不确定,但不管怎样,‘赤松观’都相当可疑,值得前去探一探。”

韩若壁兴奋不已,道:“事不宜迟,不如咱们今夜就走一遭。照宫姑娘提供的地图,‘丹霞山’离此地不过十余里路,‘赤松观’就‘丹霞山’的‘长老峰’上,咱们的马快,一个来回花不了多少时间。”

黄芩摆摆手,道:“夜里催马赶路目标太大,很容易被人发现,倒不如步行过去,也好随机应变。”

明知黄芩说得很有道理,韩若壁还是不情不愿地咕哝了两声,才勉强应下了。

要知道,他可是很多年没缺过银子,又向来奉行跑不如走,走不如坐,坐不如睡的韩大当家,哪可能像黄捕头那么习惯靠两条腿走路?以韩大当家的秉性,赶路之时若是没法睡下,自然要坐着。一屁股坐在马上,总比两条腿不停倒换愉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