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确有一队红衣侍卫簇拥着一人进了林子,若是卫彰在其中,那么为首那人恐怕是皇帝。她想起自己还没来得及问文皑是不是在宫里见过自己的牡丹画,电光火石间,仿佛心里有什么念头被串了起来。
她停了手里锉刀,瞅着竹条有些发愣。
应当……不会吧?
……
不过她还没来得及去文先生那里证实这个模糊的念头,京城各府就被一道宫中将于六月初一开始采选的诏书惊着了,要知道上次采选还是二十一年前,太上皇登基不久。
一大早,顾侯府的三房人齐聚福寿堂给顾老夫人请安。
看人到齐了,李氏把听来的消息又说了一遍,皇帝如今马上要十八了,因此这次采选的年龄定在了十五到十八岁之间。未定下人家的姑娘均可参选,但是并不强迫。另外,五品以上官员均可把自家姑娘的名字报上去初选,三品以上还可举荐亲族家合适的女子。
顾清芜,顾清梓和顾清荷都在此列。
顾老夫人道:“侯爷已经和宗正院的熟人打探过了,说是等过了皇上万寿节之后,会正式拟定章程,让待选之女入宫朝觐。算下来,大约是在八月中旬的样子。”
汪氏笑道:“照说采选本是旧例,只是这十来年才这么一次,加上当今天子年少有为,听说样貌也好,想来京城各府是要打破头了……”
顾老夫人道:“也不是都是那贪慕富贵的人家,宫里是什么地方,把自己女儿往那里送,也得先掂一掂自己的斤两。”
汪氏闻言垂下了眼皮儿,没说话。
顾老夫人扫了一眼,众人各有心思,她心里暗叹,道:“我是不乐意把姑娘送进宫里去的,咱家家风一向严谨,姑娘们又都老实,虽然出了老二那档子事儿,但是其余几个我瞧着都是好的,什么阴谋诡计断然是使不出来的。当今皇上锐意图治,以后未必会如太上皇一般身边只留下一个谭太妃,你们可都考虑好了,是不是让自己女儿去宫里讨生活。”
三房夫人胡氏诺诺道:“也不一定能选手中,就是见见世面去,也是好的。”
顾老夫人无语,这种世面有什么好见的,没得把心思带歪了,不过她是嫡母,若拘着三房不许去,难免外面说的难听,庶子没有什么好前程就罢了,还要阻拦人家女儿的前程。
“你们自己考量罢,我的意思是摆在这里了。若是想参选,我也不拦着,回头跟侯爷说一声,让他把姑娘名字报上去就是了。”
汪氏和胡氏都是眼睛一亮,只不敢太过面露喜色,道回去想想再说。
顾老夫人挥挥手,让众人回去,只留了李氏和顾清芜说话。
等人走干净了,李氏问道:“老夫人,您可是顾虑萧府那边……?”
顾老夫人蹬她一眼,沉声道:“顾虑?我的意思本就是不让清芜去,咱们可是那种朝三暮四的人家?若是叫萧家听说咱们动了这个心思,小心两头落空!”
见李氏有几分不甘的闭了嘴,又问顾清芜道:“清芜,你是见过皇帝的,比她们几个心里更有数些,你怎么想,可要去参选?”
顾清芜脑中赵熙和萧远林的样子轮番交替,一会儿是赵熙指着袍子角对她笑的样子,一会儿又是萧远林一步替她挡住怀王世子得背影。
这段日子,她和萧远林接触得更多些,鸣雪楼见过面之后,他的确依言又来府里探望了两次,而皇帝,自从牡丹宴后,就再没见面了,只是这拜师之事……
她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孙女还是不去了,老夫人说的对,我的确是个实心眼儿的,这入宫一事,孙女恐怕……”
顾老夫人赞许的看着她道:“你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女儿家还是相夫教子,和和美美过日子最好,咱家从来也没打过走外戚路子的心思,何必拿家里姑娘去挣那份儿前程?”
李氏道:“你既然不愿意去也罢了,不过还是要给谭太妃去封信,她此前抬举你也算是对你有恩,咱们也不能知恩不报,就说你……”
她思量一下,却不知道怎么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