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夫人道:“过几日我探探萧家口风,若是有意,把亲事定下来罢,这样谭太妃那边也有说法了。”
很快的,六月就在采选一事中闹哄哄的过去了,只是各府把姑娘名字报上去后,宫里倒没了消息,众人等等的心焦,宫里又传来一道旨意,说是因为南边夷族屡屡骚扰边境,皇帝忙于政事,将待选的名册发还给宗正院,着宗正院预选,而宗正院会派内侍亲去访查待选之人的品行性格如何等等。
都是高门大院里的贵女,内侍如何访查品行性格?
众人听到这个旨意,几乎都是懵然。但也有些人回过味儿来,朝中这两年一直有奏请立后的声音,但是都被皇帝以年轻,政事繁忙为由推拒了,加上太上皇和谭太妃有意纵容,这才到了今日。
皇帝这个态度,不由让人想起太上皇在位时,朝中也曾为立后一事起过不少波折,可惜到底没能拗过太上皇,如今父子两个一个性子,这件事情可有的磨了。
不久,皇帝以处理南夷事不力为由申斥了沈相,沈相自罚俸禄一年,在宫门外脱袍请罪,这才得到宽宥。没两天,沈相又去宗正院请求把女儿沈舒绿的名字撤下,理由是生了急病,宗正院痛快的允了。
家里姑娘年纪略大些的人家,也学着沈家悄悄去撤了名字自行婚配。
一场声势浩大的采选,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没了后文。
顾清芜这边闷着头锉了一个多月的竹篾,现在虽然还在继续练着,但是文皑已经开始教她运笔了。
到了七月初,萧远林给顾清芜递了个信儿,邀请她七夕节去陵水放灯。
顾清芜接了信红着脸去问顾老夫人,她笑呵呵的允了,这事儿几天前她就从萧老夫人那里知道了。
七夕这天,待嫁的姑娘们都爱去陵水放莲花灯祈求姻缘,莲灯若是从垂虹桥放下,一路漂过十四桥,那更是预示着一辈子的好姻缘,好运道。
而且因为牛郎织女于七夕相会的传说,不少未婚男女或是小夫妻,都在这日一起去走遍京城十四道桥,祈求生生世世在一起。
若是七夕这天,这两人一起放了莲灯,走过十四桥,那么八月里,两府就能开始筹备婚事了。 每到七夕,京城街头就挤得水泄不通,太阳刚落下,小贩们就占好了位置,卖花灯的,卖相思扣的,卖首饰的,还有小吃摊子,把整个陵水两岸能落脚的地方都占满了。
吃罢晚饭,顾侯府的三个姑娘坐着马车往垂虹桥去,萧远林骑马跟在一旁,街面上女孩子不住的指指点点,还有胆子大些的姑娘,要将手腕上缠着的花串送给他。
萧远林笑着拒绝了,拿手指了指身边的马车。姑娘了然,眼神黯然的离开。
马车里顾清枚扭着帕子,暗恨不已,采选一事没了结果,如今还是得看着顾清芜得意。
她瞥了一眼顾清芜,不由又暗暗泄气,即便汪氏再怎么劝说,一看那张脸,她那些说不出口的念头就被浇灭了一大半。
顾家的三个姑娘先一起去垂虹桥放灯,然后顾清芜和萧远林去踏桥,顾清枚和顾清荷则让霍嬷嬷带着逛一逛,就得回家了。
街上小贩将花灯一一点亮,招揽客人,顾清枚道:“大姐姐,咱们自己做的花灯太少了,不如再买几个,放着才有趣。”
花灯点燃后,要从垂虹桥上扔到水中,有时候落水不稳,不是灭了就是翻覆,因此姑娘们都会多备一些。
此地离垂虹桥也不远了,马车很快就不能前行。顾清芜点了点头,笑道:“好罢,只是要抱着灯走上一段,你可莫要喊累。”
三人下了马车,各自挑了几盏莲灯,萧远林付了帐,将顾清芜的灯都拿在手里,先行几步替她们开道。
顾清枚和顾清荷的灯让丫鬟抱着,看着萧远林高大挺拔的身影,顾清枚有些黯然,顾清荷倒没想那么多,对着顾清枚挤眉弄眼一番,又对顾清芜悄声笑道:“大姐姐,大姐夫一会儿是不是要带你把十四座桥都走遍呀?”
顾清芜脸一红,拿指头在唇间比了比,只是这会儿却不好责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