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275)

    不管从前他们府上跟南安王府有什么私仇,但国恨当前,他当然希望南安郡王越英明神武越好。

    好在这两位姓周的还不至于跟甄应嘉一样不当人。

    皇上目光森冷,转向林如海道:“林爱卿可将历年闽南之地的账目都厘清了?”

    金佑忙将账册呈给皇上。

    林如海道:“历年所支银两据如账目所示:镇海总制周琼麾下每月兵饷四十八万两,南安王府并粤海将军麾下每月各三十万余两。”

    “除了贼寇作乱,近两年南海之地更有一次海啸糟蹋民生。海啸后实津贴各州县一百余万,又以十万作课吏、校士之需,以十余万安置降匪。”

    他大笔的款项都说的清清楚楚,其余细账也都白纸黑字明明白白。

    皇上的脸色略微好转,对林如海的那几分疑心就去了。

    对甄应嘉自然越发咬牙切齿:京中户部出去的银子既然没错,那也就是说这千百万两,全都进了甄应嘉的腰包!

    商铎忽然想起一事,顺手就举报了一下:“去岁海啸后,奉太上皇旨意,荣国府贾存周官复原职不说,更点了学政,正是负责查看赈济南海之灾。”

    皇上冷笑道:“荣国府与甄家,只怕是蛇鼠一窝。等朕办了甄应嘉再跟贾家算账!”

    林如海垂头不语。

    贾政此人,虽然迂腐不通,但倒不至于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想他素日为人,连账都看不明白,估计是让甄应嘉给忽悠了。

    钱虽然一点没落到荣国府里,但锅却一点没少背。

    然此时林如海当然不可能站出来给贾政说话:况且贾政也不无辜,人总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这里皇上去了对林如海的疑心,自然一门心思恼恨甄应嘉,又想起甄家往日鱼肉百姓等罪行累累,更不能忍。

    当即下令将甄应嘉革职,拏解来京审讯。连带甄家都要一并抄了。

    然而皇上这里的旨意刚下,就见太上皇那里派了人来,命皇上这就去见他。

    太上皇虽重病,但耳目犹在,果然闽南之事,也只比皇上知道的略晚些。

    商铎一听便道:“皇上,现下老圣人病体沉疴,性情难免急躁,请您万事务必忍耐些。”

    皇上连着双目都有些红了:“朕知道父皇要作甚,然不处置甄应嘉,对不起枉死的忠臣良将和黎民百姓!”

    商铎见皇上冲冲大怒,不似往日情态。

    深恐二人起争执,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太上皇毕竟身子骨差,什么时候死都可以,但万万不能跟皇上大吵一架后驾崩。

    气死生父的罪名便是皇帝也扛不住,所以商铎连忙起身跟上。

    他敢跟着皇上,其余三人却不敢,只能面面相觑。

    然也不敢站起来,毕竟皇上走之前也没叫起。

    但皇上既然不在,三人也不能一直傻跪着,于是就坐在了地上。

    可怜一位大将军,两位尚书,此时都只能席地而坐。

    而这边,皇上跟商铎甫一踏进太上皇内室,就听闻一声喝骂:“混账,朕还没死呢,你就敢抄甄家!还不与朕跪了!”

    皇上一口气险些没倒上来。

    他的圣旨刚盖了印,估计皇城门还没出去呢,太上皇这里居然就知道了。

    皇上怒气勃发,一时竟要学卢御史一般,来一个铁骨铮铮,竟不肯跪。

    商铎见事不妙,冒着大不敬之罪,扯了扯皇上的衣袖,拉着他跪在太上皇榻前。

    太上皇命人扶他艰难坐起,唯一能动的一只手颤颤巍巍先指了商铎就骂道:“你好大的胆子!外戚当道,霍乱朝纲,滚到一旁去,朕日后再与你算账!”

    商铎只能叩拜谢罪。

    才多久不见,太上皇居然变成了这样:他也算是太上皇看着长大的,从前犯了什么样的过错,太上皇也不过笑骂两句土匪一般,仍是对待子侄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