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405)

    譬如荣国公身后,贾赦不过袭了个一等将军,可见本朝爵位之珍贵。

    保宁侯这侯爵本就是不降而袭,已然是罕见的恩典,如今居然倒过来加了一级,实在是圣恩滔天!

    有记性好的大臣想起,当日商太后加封圣母皇太后时,皇上曾向先皇提过,封两位太后母家为国公,正如皇后母家一般。

    然先皇思及,楚太后母家乃伯爵府,向来无功,不宜跳级加封为国公。

    而商太后则是以妾妃之身进位太后,其母家也不宜压着母后皇太后加封,故而都拒绝了。

    然而五年后,皇上到底还是给了商家国公之位。

    商铎跪拜如仪:“臣叩谢圣恩。”

    至此,才有些脑瓜灵光的大臣,想起皇上近来曾赐予保宁侯府的太医,以及当年保宁侯被先皇一把剪子把手戳了个对穿,以至于三个月都得带着儿子代为写字之事。

    不,现在该叫保宁公了。

    诸人这才明白商铎今日的请辞,想来是君臣间的默契。

    随后不由有许多位高的朝臣,心中火热:这空悬的宰相之位,说不得他们可以争一争!

    然而不过片刻后,皇上一盆冷水就把大家伙泼了个透心凉。

    皇上直接撤掉了宰相之位,着六部尚书同为军机大臣,共议国事。

    相当于把宰相的权利一分六份,各归于六部。

    行了,那大家也别争了,都洗洗睡吧。

    保宁侯当朝领了圣旨,自然有灵醒要讨好的内监,悄悄把消息传给了在外侍候之人。

    消息传回保宁侯府时,商婵婵与黛玉正在江氏跟前说起年节之事。

    进了腊月,转眼就是新岁。

    这也是黛玉入门接手家务后,第一次筹备年节。

    听下人进来回了此事,江氏怔怔片刻,眼中禁不住一湿:“好了,从此后便得平安了。”

    这些年的风霜雨雪,荣耀富贵,拿血拿命奋力搏过,终于得了圆满的收梢。

    世事经历一遍,才知道,唯有家人和平安二字最重要。

    商婵婵笑劝道:“娘亲的诰命再升一等,可不是要喜极而泣了。”

    黛玉这里则细心递上一盏茶,江氏接在手里笑骂道:“都快出嫁的姑娘了,还这般口无遮拦,连你娘都敢打趣。”

    江氏呷了一口茶,搁下杯子,这才一手拉了女儿的手,一手拉了儿媳的手,嘱咐道:“有些事你们大约也知道。既然老爷是旧疾复发退了下来,待到了明年,我们夫妻少不得要久居江南养病。”

    “日后你们定要相互关照,彼此扶持。”

    黛玉和婵婵都点头应下。

    “娘亲跟爹爹又不是这几日就往江南去,何必现在就说这些话?”商婵婵见江氏若有所思,感慨颇多就继续开解了两句。

    江氏一笑:“为女儿担忧的心境,你们此刻不懂,非得来日自己做了父母才能明白其中滋味呢。”

    半年后。

    宣武六年六月。

    近两月来闽地捷报频传,时近一年的布局鏖战,除了地势最险要,最难攻破的凤山城外,其余三城终于一一收复。

    南渥南邵国颇有望风披靡之态,唯有一些残余顽抗的余逆,分成小股深入山林中,时不时要出来捣捣乱。

    皇上的旨意是,凤山城绝对要拿回来。而其余的匪贼,就算不能绞杀殆尽,也要将这些人彻彻底底赶出闽地,让他们到海上流浪去。

    谢翎此次的军功也算是拿了一半。

    连谢羽册与商铎私下里喝酒,都不免感慨:“这从军打仗,除了本事,也得看命。”

    论起来,谢翎自然不如父亲兵马娴熟。

    然而天时人和,使得他在一年内就荡平了大半闽地叛乱。

    谢羽册为儿子骄傲之余,难免也有些感慨伤怀: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偏最后一次战败归朝。

    商铎安慰亲家道:“皇上心里都明白,你那是叫周家兄弟坑了。且当时先皇还在,朝中人心浮动,哪怕我跟林如海在京中,一个做宰相一个做户部尚书,给你的助益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