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415)

    方才宝钗与黛玉一照面,只见黛玉身量纤纤,一如闺中,容色倒是越发如花树堆雪一般明粲照人。

    时隔数年,两人再次相见,黛玉只对她浅浅点头便过去了。

    从前年少时的拌嘴,在宫中一年的读书时光,竟仿佛流水一样空自漫过寂寂长街,一丝也没有留下痕迹。

    黛玉看她的神色,与看陌生人并无分别。

    宝钗忍得恨得心尖都在滴血。

    林黛玉怎么能这样目中无人!

    宝钗不由想起曾经在宫里的那些日子,那样热切,饱含着希望的时光,终究全都萎落成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也曾攀到云上看尽了皇家风光,最终却仍是如柳絮一般落于水中漂流无处。

    哪怕黛玉看向她的目光中有一丝得意蔑视,宝钗心里都会快活。

    可偏偏黛玉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轻飘飘地漫过,宛如看庭院中静默的树,毫不放在心上。

    这才叫她痛苦。

    她不信,哪怕此时两人天悬地隔,但她不信她一生都不如黛玉!

    宝钗抚摸着肚子:起码她有一个孩子。

    想林家子嗣单薄凋零,黛玉自幼体弱,说不得会像其母一样难有儿女。

    那如火如荼威势显赫的保宁公府,能否容得下这样一个宗妇?

    探春听了宝钗的话,也跟着叹息了一声。只是她的叹息更多是有感而发,为了黛玉感叹:“是了。若换了旁的人家也无妨。”

    “偏生保宁公世子不同,他本就年长,林姐姐若是长久没有子息,只怕日子也不好过——旁人畏惧林姑父的官位不敢薄待林姐姐,可保宁公府却不会怕林姑父。”

    宝钗只淡淡道:“保宁公府不是自诩没有纳妾的规矩吗,想来无妨。”

    探春冷笑一声,她所见男子无非贾家诸人,自然觉得天下男人都是乌鸦一般黑。

    于是冷道:“保宁公本人不纳妾,是已有三子一女。凡男儿,便是不流连美色,也要以传宗接代为要,谁能是圣人不成?”

    “田舍之家尚要香火,何况他家还有大好的爵位要传承呢,难道就由得林姐姐年复一年膝下空空不成?”

    宝钗这才心下熨帖。

    你再瞧不上我,终究你的一生,也不是花好月圆,一切圆满。

    且说屋内,凤姐叫家下人抬来两个檀木小箱道:“林妹妹,这是老太太留给你的物件儿。”

    黛玉目光所及,见金玉耀目,便摇头:“罢了凤姐姐,我略拿两件回去做个念想就是了。其余的,凤姐姐留下吧,来日三位妹妹并巧姐儿出嫁,留着添妆就是。”

    凤姐儿克制不住冷哼一声:“二房一众人不必说,便是我们大房,这些东西若是留下,落在老爷太太手里,也就没了。不如林妹妹带了去,来日再给几位姑娘就是。”

    黛玉实在不愿再收贾家的财物,刚要继续婉拒,忽然觉得头晕目眩,要不是身旁商婵婵和雪雁等人扶得快,几乎就要从椅子上跌倒。

    商婵婵大急:“林姐姐定然是哭的太厉害了。”

    凤姐儿也不敢再留,万一黛玉在这里有个好歹,保宁公府怪罪下来,她可吃罪不起。

    忙叫了一顶小轿来,从侧门悄悄将黛玉送回自家马车上,免得撞上人,倒叫人编排黛玉架子大,来拜祭外祖母都不肯走两步。

    待手忙脚乱的送走了黛玉,凤姐儿还不及坐下喝口茶,就见小红影子一样溜进来。

    自从平儿嫁出去后,小红后来者居上,代替了丰儿成为了王熙凤的心腹丫鬟。

    “你个小蹄子,不在前面看着人,伺候来往客人的茶水,怎么跑了回来躲懒?”

    小红笑道:“奶奶冤枉我了!我是听了些话,特意来回奶奶呢。”说完将她站在白帷帐后听到宝钗跟探春的对话尽数倒了出来。

    她口声格外简断,颇有王熙凤的风范,说的简直让人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