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赫猛然转身,完全忘了吉贞这一茬,丢下香便拎袍疾走,各处闲坐说话的众官闻讯也都匆匆赶到正门外去迎接,人声鼎沸的灵堂上霎时间冷清下来,只剩吉贞与随行的中官内婢面面相觑。
桃符走到门口踮脚张望,看不出个究竟,她既焦灼,又紧张,一时口不择言,问道:“殿下要不要也去外头看看?”
吉贞倒很镇定,闻言一哂,“他是什么人,也配我亲自出迎?”
话虽如此,那许多穿朱紫袍服的官员们都丢下公主,争先恐后地去迎接了呢。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桃符黯然,吉贞无言,按住扶手,慢慢在圈椅上坐了下来。冰冷的木靠背抵着腰身,她绷着肩背,漠然看着灵前袅袅盘旋的青烟。
青烟后的瓜果,鲜艳地让人垂涎欲滴。她自清晨到此时滴水未进,唇干舌燥,却全无胃口。
嘈杂的脚步声又次第传至灵堂前,众官们簇拥着冯赫走回来,言语中没那样兴奋了。
冯赫甩了甩袍袖,在堂上站定,那唱礼的家丁高声道:“武宁公主到!”
吉贞顿了片刻后起身,正与武宁公主打了个照面。数月之后久别重逢,武宁公主似乎更年轻了,也许是在进冯家之前,她着意修饰过,乌云般的秀发堆在头顶,脸颊上薄薄敷粉,微红的眼角泪光点点。
转眼一看灵堂上,武宁公主哽咽一声,像落蝶般翩然倒地,冯赫忙命左右将人拉起。武宁公主寻死觅活地哭了一场,红肿着眼被扶了起来,用帕子掩着脸,目光盈盈一转。
吉贞迎上她的目光,上前道:“殿下。”
“殿下?”武宁公主琢磨这这两个字,对吉贞淡淡一笑,“怎么不叫母亲?”
吉贞踯躅。武宁不再理她,冯家长幼都上来拜见,冯娘子与武宁亲厚,上来抱着她的胳膊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武宁怜爱地抚着她的脸,说道:“好孩子,瘦了,是我对不住你……”
冯赫咳了一声,说道:“殿下来上香吧。”
武宁放开冯娘子,拈香拜了拜,命人道:“把祭礼送上来。”
数名奴役闻声而至,手上抬得一座半人大小的赤金宝刹,顿时整个灵堂都被照亮,众官不禁“嗬”一声惊叹出声,武宁笑而不语,任众人上来观赏。这座宝刹,以珠玉为帐,孔雀翎羽为饰,幡幢上密密缀满珍珠、玛瑙、珊瑚,富丽堂皇,巧夺天工。
一人啧啧称赞,“这宝刹打得精致,当年先帝迎佛骨舍利用的宝刹,大概就是这个模子,只稍微大一些。”
武宁笑道:“相公好记性。这宝刹和慈恩寺那座是同一个模子。金银珠宝倒寻常,范阳多得是,只宝幡和幔帐均是以云其国进贡的火浣布所裁,水火不惧,万年无损。先帝造佛骨舍利宝刹时用了大半,剩下的都赐给了范阳。“
冯赫喃喃道:“如此宝物,臣岂敢僭越?“
武宁浑不在意:“先帝既赐给了我,我以它来尽孝,想必先帝也不会怪罪。“
当年先帝与武宁那段风流韵事,人人茶余饭后都会议论,大庭广众之下武宁要拿它来吹嘘,众人只能赔笑,当着清原公主的面,哪好意思附和。
“不错,”吉贞忽然漫不经心地插话道,“先帝素来宽仁,每年随口赏赐给宫人奴婢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就连太后宫里的哈巴狗脖子上挂的,还是南昌国贡的夜明犀呢,赏了就赏了,难道还惦记着?“她对冯赫和蔼地一笑,”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不必诚惶诚恐。”
武宁拂袖,将宝刹上的珠帘甩得劈啪作响,她厉色道:“殿下把范阳节度使比作太后宫里的猫猫狗狗,是什么意思?“
吉贞冷淡地道:“我没有说过范阳节度使什么。“随手将还没奉上的三炷香一丢,她猝然转身,离开冯邸。 “武威郡王没来?”太后有些意外,“来的是武宁公主?”
武威郡王没把朝廷放在眼里,她心里勉强可以接受,可武宁公主宫婢出身,如今仗着儿子在京都耀武扬威,让她由衷的反感。一想到还得亲自派人去请武宁公主进宫观礼,太后更不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