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强调了是‘一人’遇难。又申明庵堂只是不慎被雷火点燃,便是要将这件事情归于简单的意外;而不是妙禅不守清规戒律,与人苟且,触怒神明引天降雷火。
毕竟关家是有名的官宦世家,声名远扬,后者若是传出半点……
陈观主了然:“常言道生死有命,不可强求。”
大夫人慢慢喝了一口茶。再放下杯子时,脸色已经好了许多。也恢复了主母该有的得体与威严。
“观主所言极是。”
言止于此,便算是揭过此事了。
陈观主也不再多提,只问:“如今庵堂已成一片废墟,不知夫人有何安排?”
大夫人在心里盘算着,区区一间庵堂被烧到是没什么,不过就是点银子的事情;但传出去难免不好听,若有心人细究、传出点风言风语就麻烦了。
“庵堂年月已久,早该修膳,只是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负责人,才耽搁到了现在……”
说到了这里。
大夫人微微停下来看了一眼陈观主。
陈观主面色不动心中顿时有一丝隐隐发热。
“夫人有话不妨直说。”
“元台山与清州相距甚远,修膳一事,非三两日能成,随便指派一个人本夫人不放心,是而想劳烦你负责此事。毕竟,还有谁能比长居元台山,又身为一观之主的观主你更合适?”
大夫人并不吝啬口中的赞赏之言。
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神态语气,让她的话听起来十分舒服顺耳。
并又接着说,
“只是怕陈观主诸事繁忙,无暇分心处理此事……”
话意未尽,便轻叹息。
微皱的眉梢,显得此刻十分忧结于心。
那怕明明知自己提出的事情,是对方绝不会拒绝、甚至求之不来的事情。
的确。
大户人家修膳本就是肥差,何况是清州关家,无异是个香饽饽。
陈观主心中欣喜若狂,但面上不显露半分。只是道,“夫人说笑了,观中一向清闲,虽有杂事,却无要务;夫人既然开了口,便是信得过贫道,贫道又怎好再拒绝?”
又顿了一下,
“只是修膳一事,至关紧要,夫人实该再派一人亲自参与。”
“本夫人既信得过你,又何需再指派人掺和,全权交由你负责便可。所需经费,稍后会让下人备好交你带回;余下的事情,也就都交由你安排!”
大夫人说着,心中已有了打算。庵堂毁于天雷,必是那妙禅亵渎了神佛,神佛降下的惩罚,幸好没有报应到关家来……
再派一个人过去。
谁又知道会不会是下一个妙禅?索性不如交给这位陈观主……一观之主到底比旁人来得放心。
“贫道一定不付所托。只是……”
说到这里陈观主微微停顿了一下,“在这期间,关小姐就要暂住在道观里了;观中清规戒律森严,粗茶淡饭……怕是会委屈了她。”
到了现在,也没听这位夫人问上一星半句。
不知道的怕还以为关家根本没这个小姐。
也不知何至于此。
这其中缘由外人自是没立场探究。
但那主仆俩确实可怜,于情于理也该提一提,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不会因此内疚……
大夫人眉头不易觉察的皱了一下。
一时间没有开口。
只借着喝茶的时间,在脑海里搜索与那位‘关小姐’相关的记忆。
然而记忆中早已没多少印象。
甚至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
罢了,左右不过是一个被二房放弃的女儿。二房都不管,她自然也不会多管闲事。
“元台山是山清水秀的灵地,观中清规戒律,更助于修心养性。她身子病弱,比起荤腻之食,粗茶淡饭更利于调养,观主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