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_作者:衣青箬(252)

2020-05-25 衣青箬

    成功者如商鞅被车裂,李斯受五刑,晁错被腰斩,王莽国灭,杨炎赐死……宋朝有“刑不上大夫”的规矩,因此范仲淹王安石尚能保全自身,但无不遭贬谪排挤,郁郁不得志。

    何况贺卿还是女子,所受的指责只会更多!

    顾铮并不想夺权,他只是不希望贺卿来背负这些。他是文臣,做这件事正是恰如其分,即使将来有了万一,本朝也同样没有杀文臣的传统,无非是丢官去职,千夫所指。但贺卿一旦被清算,后果将会相当可怕。

    未虑胜,先虑败,顾铮一向考虑得十分周全。

    虽然贺卿自己说过不惜此身,但顾铮愿意珍惜她。希望她能够亲眼见证设想中的太平盛世,享受无上荣光与千古传诵,不背负任何骂名。

    这么做的时候,顾铮也想过,贺卿估计很快就会反应过来,也猜测过她到时候可能会有的反应。

    但哪一种都没有她真正的做法令人拍案叫绝。

    或许对方也明了了他的苦心,因此没有跟他在现有的格局内争斗,反而主动开辟出了新的方向。

    顾铮不怕她收揽人心,或者说,他正希望贺卿能够如此。这种事情做得越多,她越受到主流思想的肯定,也就越是安全,比顾铮为她规划的路好了无数倍。

    正是因为所有的发展都顺应自己的心意,所以顾铮心情很好,就在刚刚,还解决了一个困扰自己好几天的通式。因此这会儿,便不免替贺卿分说道,“殿下代表的是陛下,是皇室,这件事由她来做最合适。”

    收拢人心的事,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做的。有个词叫“市恩”,邀买人心,历来都为上位者所忌惮。别说只是臣子,就是皇帝的亲儿子,做这种事也同样犯忌讳。这件事,只能由掌权者来做。

    众人闻言不由一凛,知道这乃是一条红线,绝不能越界,纷纷点头应是。

    然而,顾铮的这种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

    由内阁领头的编书组刚刚成立,贺卿便又宣布了另一个消息,她决定趁着此次编书,成立“皇家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将会收藏所有编书过程之中搜集来的书籍。但与之前宫中的各种馆阁殿堂不一样的是,它将会对外开放!

    不只对相关的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开放,而是对所有大楚人开放。

    当然,目前而言,也只能对大楚的读书人开放。毕竟不识字的普通百姓,就是进去了也毫无意义。但即使如此,这个变革也还是让引起了不少人的惊讶。

    在这个时代,知识是昂贵的。富贵人家藏书无数,但轻易不肯示人。

    甚至有些顽固的藏书者,因为太过珍爱,连家族里的人也不是个个都能进入其中,只有表现最为出众的那部分,方能获得特权。

    很多读书人出身微寒,家无藏书,为了能够看到更多的书籍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或是帮助富贵人家抄写书籍,借机阅看,或是租借别人的书自己抄阅,甚至极端的还有卖身为奴、入赘为婿这种操作。

    贺卿此举,无疑是将如此珍贵的知识摆出来,随便所有人看。虽是皇恩浩荡,对读书人大有裨益,却让不少人心情复杂。

    世家垄断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只要付出一些代价,就能读书识字。但是一些比较珍贵的书籍,许多人还是根本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一来,即使是读书人,天生也分了阶层。家学渊源的,永远都更占优势。

    这些朝臣们奋斗到如今,已经可以支撑起一个家族的延续,自然希望自家子侄能够获得这种优势。贺卿的做法雨露均沾,但还是不免让很多人心里不舒服。

    阶层是个奇妙的东西,在自己未曾加入之前,会竭力反抗,试图打破固有的阶层,往前一步。但等自己进入了上层,就会立刻变成阶层的维护者,对于试图打破阶层的人心怀警惕。

    由无数读书人构成的“士族”,就是现今大楚最大的阶层。

    所以贺卿之前才因为修书的决定收揽到的人心,又在欲建立图书馆之后散得差不多了。偏偏她的提议可谓是利国利民,可以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根本没有反对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