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_作者:衣青箬(263)

2020-05-25 衣青箬

    如果说从前的默契,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那么现在的默契,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对方的想法。

    也许,他们之间最好的关系,就应该是像现在这样,作为朝堂上志同道合的盟友,同心协力地去推行一件事。只要不牵涉感情,就能好好相处。

    彼此间的关系渐入佳境,顾铮也能够感觉到,欣慰地发现自己选对了方法。

    被拒绝固然令人沮丧,但顾铮从不是会站在原地哀怨嗟叹之人。所以他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知道自己从前的做法必然有某个地方触到了贺卿的逆鳞,让她不能接受,便干脆利落地后退一步,保持距离的同时,也是想更清楚地观察贺卿,弄明白她想要什么。

    像这种小小的“冒犯”,则是他对贺卿的一点试探。

    至少他现在可以肯定,贺卿对他的抗拒并非出于感情,只是有某个心结尚未解开。

    “不说笑了。”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他立刻言归正传,正色道,“殿下既然早知道前路坎坷,荆棘遍布,便该有所准备才是。依我看,赵君原告老,殿下应当高兴才是。至少算是铲除掉了前方的一大从荆棘,不是吗?”

    贺卿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是我莽撞了。”

    “非也,”顾铮道,“虽然从我个人的角度,并不赞同这种冒险的做法。但如果不是当头棒喝,让赵相清醒过来,他继续在朝中掣肘,对接下来的计划并无益处。而且依我看来,赵相不过一时转不过弯来,等他想明白、想透彻了,便会知道殿下的良苦用心。”

    贺卿闻言睁大了眼睛,颇为惊奇地看着他。

    她觉得自己做得没错的时候,顾铮反复提醒不能草率冒进,等她觉得自己冒进了,顾铮倒反过来夸她做得好了,这可真是奇了!

    “这么说,你觉得我没做错?”她忍不住更进一步确认。

    顾铮从这句话里品出了一点东西,不由微笑道,“倒不如说,我是不得不承认,殿下总能出人意料。有些方式我不能用,但你未必不能。我只是相信,殿下在行事之前,必然会先对局势进行判断。既然是你理智思考过后的结果,就该信任。人总有失误的时候,但方法并没有错。”

    这就是贺卿的风格,以前他总想让贺卿跟自己保持同一步调,但事实证明,她靠着自己也走到了现在,总有她的道理。    端午节前后,冬小麦就到了收割的季节。

    朝堂上下陷入了一种奇妙的气氛之中,说是紧张不算,但的确与平时不同。

    之前由户部主持的磷矿寻找工作,在顾铮和贺卿的暗中支持下,早就已经取得了结果。而后户部使用各种方法试制磷肥并施放在田地见,究竟是否能见效,就看最后的收成了。

    虽然在这个时代,百姓种什么庄稼、用什么肥料、使用什么工具都是由官府派人进行指点,并不能自己做主,要做实验其实非常方便,但毕竟是试用,为了避免扰民,贺卿将十几个皇庄数万亩土地都让了出来,又从京城各县选了数千亩土地情况不一的官田来做实验。

    以现在的植株生长状况及其他各方面数据来看,增产是必然的。

    但能够增加多少、质量如何、在不同土壤上的表现有什么分别,都还是要等收获之后方能知晓。

    马上就是梅雨季节,所以抢收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安排着。最近这段时间,户部上下官员走路都脚底带风,脊背更是挺得笔直,虽然忙碌,但每个人心里都很高兴。

    其他有机会参与此事的部门也同样如此。

    一直身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贺卿也不由蠢蠢欲动。想起上回小皇帝还私底下说过想出宫,她便命人去通知张太后一声,接了小皇帝过来,两人换上便服,乘车前往皇庄。

    从皇城西北角的门出来,一路往北,大片土地全都在禁苑的范围之内,十几个皇庄便星罗棋布在这片土地上。沿路过去,一片金黄麦浪绵延无尽,巨大的麦穗沉甸甸地坠下来,看上去十分喜人。

    贺卿在心里盘算着,磷肥生效之后,就该大力寻找磷矿了。按照她淡薄的记忆,磷矿似乎多分布在西南一带。那里是土人的地盘,之前唐礼臣在的时候,还曾闹出过民变,想要稳定地开采磷矿,恐怕还要费一番功夫,须得尽快筹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