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一词让周家大哥瞬间冷静下来,是啊,若是周氏没有女儿,大不了就和离回漠北,但现在有个女儿,这可就不好办了。女子嫁人后最能仰仗的就是娘家,若周氏与谢二和离,外甥女嫁人了也容易受气。
他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被周氏一句话急得直跺脚。
“那可怎么办才好?”他捏拳,咬牙道,“要不我还是去揍他一顿吧。”
周氏无奈地笑了:“大哥,不用了。你看现在我也过得很快活,每日都能学习厨艺,下下厨、练练武,闲时同女儿相处,见也不见他,连糟心都省了。”
周家大哥皱眉不语。
“只是多年未见家人,总有些任性的心思,受了委屈就想哭一哭,哭完了就没事了。”她重新振作起来,“前些时日我做了好多酱,你都带回去去尝尝,还有腌肉腊肠什么的,也带些回去。过段时日林家商队北上,我再让他们多捎些过去。”
她有好多话,说不尽似的:“还有我自己琢磨的食谱,算不上多美味,但能吃个新鲜,我让人捎上,你回去让厨娘们试试。你和哥哥们呢,也要少喝些酒,别拿暖身子的话来糊弄我,我给你们捎了辣椒酱,到时候拌汤里喝,喝完保证暖和。”
周家大哥粗声粗气道:“知道了知道了。”
周氏絮叨着送他往外走,兄妹俩渐渐走远后,谢琅才从拐角走了出来,站定着望着空无一人的院子口,久久不语。 悬在天穹的明月渐圆,中秋将至。月光皎洁明澈, 清云氤氲, 如纱似雾的月华洒在世间,与长街明亮如火龙般灯笼暖光融为一片。
林氏月份大了,肚子圆鼓鼓的, 得撑着后腰才会舒服一些。但她依旧步履如风, 身形灵活地在人群中穿梭。
周氏跟在她旁边, 负责在拥挤的人群中为她开辟一条道。
小吃街的人对此见惯不惯, 见林氏来了,还会捧着竹碗自动给她让一条道, 乐呵呵地跟她打招呼:“林掌柜又来巡查啦。”
新面孔对此很是不解,看着林氏的身影道:“林夫人怎么说也是个精贵人, 怀着身孕在这里晃悠, 万一有人想闹事,伤着她可怎么办?”
“那你可想多了。”食客用下巴点点林氏身旁冷脸竖眉的周氏, “看见那位没?听说是大将军家的闺女, 功夫了得,前几日有人闹事, 她发起火来, 用根竹竿把那十几个人全敲进医馆了。”
新来的食客倒抽一口气, 望着周氏和林氏的背影渐渐远去,迷惑地揉揉脑袋:“怎么回事?也才两年没回来京城就变了个样子。”
周氏一直冷着脸, 不吭一句话。
林氏有些心虚, 弱弱地开口:“今日是最后一次了, 这不马上中秋了嘛,我就出来看一看,之后就安心在家养胎了。”
周氏哼了一声:“上次有人闹事差点伤着你时,你也是这么讲的。”
林氏干笑几声,连忙岔开话题:“那什么,你说窈窈为中秋做了个什么饼来着?”
“月饼。”周氏很快就被带偏了,用手比划着形状给她解释,“圆圆的,上面压了花,取中秋团圆之意。”
林氏装作认真听的模样,心下转得飞快,思考要怎么靠月饼大赚一笔。
旧街这头灯火繁华,热闹非凡,新街也是同样。
市肆依旧还未修好,但食摊已经统一规整过了,搭起了蓬,以防落雨了摊主无处躲避。
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吃食一行,最最重要的还是味道。鸡汁豆腐串肥美的鸡汤渐渐打出了名头,食摊前也不再是空无一人了。
小花站在板凳上,熟练地舀起一碗鸡汁,浇蒜水、洒葱花,动作麻利。
来往的食客对此见怪不怪,并不会因为她年纪小,而怀疑鸡汁豆腐串的味道。
有人在桌前坐下,关切道:“小花,胡大娘呢?”
小花一手一个大碗,将鸡汁豆腐串放在食客桌前,一边忙着一边回话:“这几日落雨,外祖母受了寒,晚上便不出来摆摊了。”说到这里,她拔高了声音,“不过大家别担心,鸡汤和豆腐串什么的,都是外祖母做的,味道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