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359)

2020-07-09 秋水晴

    李旦踏进观门,笑着与武攸暨和薛绍说道:“太平从前不怎么钻研道学,自从修好了逍遥观之后,倒是很有向道之人的风范。”

    薛绍抬眼看向正在观内跟永安县主说话的李沄,不由得有些忧心,“太平以后不会沉迷修道,真的要出家吧?”

    武攸暨闻言,笑了起来,“说什么呢?太平不会出家的。”

    薛绍听着武攸暨十分笃定的语气,笑道:“你不是太平,又怎会知道她心中在想些什么?”

    武攸暨倒是没在跟薛绍多说,只是看向观内的李沄。李沄已经看到他们来了,很是高兴得朝他们招手,“四兄,两位表兄,你们快进来。”

    一身道袍的少女,眉间殷红朱砂,显得灵气逼人。

    简简单单的装束,难掩雅丽。

    武攸暨想,像太平这样的小公主,一出生便是被人捧在手掌心上的,谁都宠着她,谁都惯着她,她怎么会出家修道呢?他也不笨,如今也已经在工部挂职了,想起年幼之事,心中总是十分感慨。

    太平公主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对被她放进心里关心的人,十分体贴。

    之所以体贴,是因为想得多看得透,像她这样的人,越是长大,心中的牵绊便越多,大概是不会沉迷修道不可自拔的。

    曾经将大明宫折腾得十分热闹的小郎君和小贵主们,如今已经长大。

    李旦已经出宫建府,武攸暨已经入朝挂职,而薛绍正在孝期,等孝期一过,也会入朝挂职。

    曾经热热闹闹的大明宫,如今就只剩下李沄和周兰若两个小贵主。

    幸好,李沄和周兰若本就不是那种不甘寂寞的人,热闹虽然好,但李沄和周兰若也是喜欢清静的。

    距离上次见薛绍,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

    李沄望着如今眉目透着坚毅的少年,清丽的脸上挂着笑意,问道:“绍表兄去过长生殿了吗?”

    薛绍点头,徐声说道:“去过了。”

    李沄问话的时候,李旦和武攸暨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他。

    今年李旦已经出宫,武攸暨也在工部挂职,薛绍虽然在孝期,但是他未来将会在哪个部门挂职,是大家都关心的。如果李治已经为他想好,暂时不给他职位,也可让他闲暇的时候去学习一下。

    当然……也可以不学习。

    长安遍地都是仗着祖荫入朝为官的,那些人当的就是闲职,摆明了是去领皇粮的。

    但薛绍并不是那种人,从小就是背书达人的少年,此时心中还有着属于他的梦想。

    ——为民请命,为圣主开万世太平。

    李沄问道:“前些天的时候,阿耶曾跟我说起绍表兄,说表兄也该要想一想将来要做些什么。”

    李治对城阳长公主十分宠爱,如今城阳长公主心智不清,李治心中悲痛之余,爱屋及乌,自然会对薛绍的事情更加上心一些。

    李沄也能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对薛绍多少有些移情的作用。

    少年薛绍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声音温润,“圣人舅父方才也问我想做什么了。”

    李沄和周兰若对视了一眼。

    最后周兰若眨巴着眼睛,好奇问道:“那绍表兄怎么跟圣人舅父说的?”

    薛绍:“唔,我本也没想好做什么。从去年初冬,父亲生病后,我许多心思便放在父亲和母亲身上。如今父亲去世,两位阿兄都各有家室,各有各的忙,如今我也在孝期之中,只想多些时间侍奉母亲膝下。”

    周兰若闻言,神色有些怔然。

    几个月的时间,足以令一个少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旦:“你若是有时间,多陪着城阳姑姑是应该的。可你也不能一天到晚便守着城阳姑姑。”

    武攸暨点头附和,“是这个道理。”

    薛绍笑了起来,说道:“你们别着急,我话还没说完呢。我本就身无长才,要我想日后要做什么,倒是还没想好。听闻如今的大理寺丞狄仁杰,才思敏捷,破案万宗,无一宗冤家错案。我在公主府闲着也是闲着,想到大理寺去跟着狄寺丞学习,写点卷宗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