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397)

2020-07-09 秋水晴

    大概……是他打算要将媚娘封为宸妃的时候开始。

    这么多年过去,当初先帝的武才人,早已变成了他的皇后殿下。

    他与皇后,走过太多的风雨变幻。

    放任皇后参政议政,甚至双圣临朝,那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但他愿意,也乐意。

    可就在此次战俘之事的处理上,李治忽然发现,他的皇后,野心超乎他的想象。

    身为天子,李治近年虽然头疾频繁发作,目力也受到影响,可他还没昏了脑袋。

    裴行俭大败突厥,班师回朝之日,向朝廷献俘,这本该是要对他大赏特赏的事情。可就在这时候,裴炎求见,说此时不该赏裴行俭。

    不该赏裴行俭,那该赏谁?

    裴炎说裴行俭虽然带回了阿史那伏念,可那是裴行俭私下给了阿史那伏念好处的。

    此番讨伐突厥,功劳应该属于北上进逼突厥大营的程务挺和苏子乔。

    那时苏子乔和程务挺本能围杀阿史那伏念,可裴行俭却为了突显自己的功劳,没让程务挺和苏子乔行动。

    主帅裴行俭怕下属抢了功劳,因此该杀之人并没有杀,反而将其带回长安邀功。

    阿史那伏念及其部下,早便该死于我军的马蹄之下,竟也敢奢望朝廷赦免他们,给他们封官进爵。

    裴炎与正谏大夫明崇俨,两人轮流上阵,向李治进言。

    当然,主要是裴炎。

    裴炎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谈,旁人都说功劳是裴行俭的。可实际上,程务挺和苏子乔才是此役最大的功臣。

    单凭裴炎,大概是还不至于直接这样针对裴行俭的。

    那么是谁,为裴炎撑腰呢?

    事情的真相,早已呼之欲出。

    李沄想起了华阳夫人库狄氏,当初母亲为何要让库狄出宫,嫁给裴行俭呢?

    至亲至梳夫妻。

    华阳夫人库狄氏和裴行俭。

    母亲和父亲。

    李沄与父亲走下台阶,走过大雪压枝的海棠树下。

    “太平知道,阿耶心中偏爱子乔。”

    裴行俭已经老了,苏子乔却还很年轻。年轻的将军,他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母亲不愿意裴行俭拜相进入权力的中心,这次胜仗的功劳可以不给裴行俭。

    父亲向来心思清明,可是在这事的处理上,却有些乱了。

    “裴将军讨伐突厥,还大唐北境的安定,功在千秋。论功行赏,他是当之无愧的。可赏与不赏,都是阿耶和阿娘说了算,不想赏,那就不赏。说阿史那伏念不是真心归降,要斩杀他们,却是不该。”

    “从前那么多战俘都赦免封官了,为何到阿史那伏念他们,却不行?”

    李沄也不想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当夹心饼,她可是父母心中的小可爱呢!

    于是,太平公主用有些不耐烦的语气跟父亲说道——

    “我的阿耶是大唐天子,我的阿娘是大唐最尊贵的女子。你们要提拔谁就提拔谁,战俘该不该杀,又有裴炎什么事?打了胜仗功劳归谁,程务挺和子乔不也没说什么吗?裴炎怎么整得好像满朝文武都是傻子,全部都是非不分?”

    李治心里原本还在为此事烦躁的,如今听李沄这么一说,顿时哭笑不得。

    李沄与父亲一起踏进了长生殿的大门,嘟囔着,“大唐开国以来,从未斩杀战俘。裴炎出的什么馊主意?阿翁被四周诸国奉为天可汗,阿耶圣名万国流传,如果因为斩杀战俘一事失去了在四周之夷的民心,谁来负责?呵,要太平说,裴炎怕不是担心裴将军将来在朝中地位会胜过他,才会让阿耶去杀战俘的罢!”

    太平公主尚未下降,既没有夫家,也不是皇子,不存在为谁站台。

    如今嘟囔两句,谁都不会认为她有什么私心。

    李沄就特别放心大胆地跟父亲吐槽,“裴将军年纪是有些大了,可华阳夫人不是还年轻吗?库狄可是三天两头就进宫陪阿娘聊天的!再说了,裴将军的年龄诚然是老了,可裴炎也不年轻啊!他的夫人可从来不与阿娘聊天,谁知道他是不是脑子糊涂了!”